• gōng
  • jìng
  • s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ng jìng sāng zǐ

成语解释: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热爱故乡

繁体字形:恭敬桑梓

英文翻译:Respectfully

恭敬桑梓的意思

恭:1.恭敬:恭候。恭贺。洗耳恭听。2.姓。

敬:1.尊敬:敬重。敬爱。敬仰。致敬。肃然起敬。2.恭敬:敬请指教。敬谢不敏。3.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敬烟。敬酒。敬茶。敬你一杯。4.姓。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梓:1.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棺材)。梓宫(皇帝的棺材)。2.治木器: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3.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íng)。4.指故里:梓里。桑梓。5.姓。

成语评论

恭敬桑梓”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对家乡心怀敬爱”。比如小李在外打拼多年,每次回乡都会主动帮村里老人修房子、买日用品,村里人说他:“这孩子真是恭敬桑梓啊!”你看,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不忘本”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数字化时代了,为啥还要强调这种老观念?其实啊,恭敬桑梓不只是给老家捐钱捐物,更是一种情感连接。像小王在北京工作,虽然回不去,但每周都给家乡的留守儿童直播讲课。这种“远程支持”,不也是新时代的恭敬桑梓吗?

再举个有意思的例子。去年中秋,我老家搞了个“云端祭祖”活动,海外游子通过视频参与祠堂仪式。有个老华侨边抹眼泪边说:“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桂花香。”你看,科技反而让传统情感有了新载体。我个人觉得,恭敬桑梓就像风筝线,飞得再高总得有个牵挂的地方。

说到实际应用,其实特别简单。张阿姨开的面馆总用老家运来的花椒,虽然成本高点,但她说:“客人吃得出家乡味。”这种坚持,不就是把恭敬桑梓揉进柴米油盐里了?下次你看到有人用方言APP学老家话,或者网购土特产寄回村,那都是在实践这个成语呢。

时代在变,但人对根源的追寻不会变。就像我认识的设计师朋友,把苗族刺绣元素融进现代服装,在巴黎秀场大放异彩。这种文化创新,既是对传统的恭敬,又是给桑梓注入新活力。或许未来的恭敬桑梓,会是年轻人用抖音直播家乡美景,用区块链保护非遗手艺呢。

说到底,恭敬桑梓不是沉重的义务,而是温暖的选择。它可能藏在每周给爸妈打的视频电话里,在教孩子说方言的耐心里,甚至在选择回家乡创业的勇气里。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这份情感像老树发新芽,永远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