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è yán è yǔ
成语解释: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恶言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用于说话
繁体字形:惡言惡語
英文翻译:abusive language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嘿,各位老铁,今天咱们聊聊那些“嘴上带刀”的成语。先说个经典的——「恶语伤人六月寒」。你瞅这比喻多带劲,大夏天的都能让人冻得打哆嗦。比如说:“老王只是随口说了句‘你这方案像小学生作业’,小李当场就摔门走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啊!”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啥恶言恶语比拳头还扎心?哎呦喂,这可不就是伤人不用刀嘛!心理学研究早就说了,语言暴力对自尊心的打击比肉体伤害更持久。就像「血口喷人」这成语,喷出来的可不只是口水,简直是精神硫酸。
再说个有意思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上周在菜市场就见识了:俩大妈因为抢特价鸡蛋吵起来,一个张嘴就是“你这辈子也就配吃烂菜叶”。旁边大爷直摇头:“瞧瞧,狗嘴里真长不出好牙口。”您听听,这俗语用得比天气预报还准。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老祖宗也留了破解之道。像「良言一句三冬暖」这种金句,搁现在照样好用。前两天邻居家小孩考试砸了,他爸来了句“没事,咱下次把错题本整明白了准行”,效果比说教强十倍。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唠点实在的,现在网上动不动就「出口成脏」。要我说啊,键盘侠们真该把成语词典当防弹衣使。与其在网上当喷子,不如学学「谨言慎行」的门道。毕竟咱们这张嘴啊,既能当伤人暗器,也能当治病良药,关键看怎么使唤。
说到底,语言暴力这事儿就跟吃火锅似的——火候过了要烫嘴,火候不够又没味儿。咱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不就是张弛有度嘛!下次遇到糟心事儿,不如先默念三遍「三思而后言」,保准比直接开怼强。您品,您细品,是不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