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成语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成语出处:宋 洪迈《容斋续笔 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分句;指成败都在于一个人
繁体字形: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英文翻译:It's not easy to succeed, it's not easy to fail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也: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4.姓。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也会法语。游客里面也有坐车的,也有步行的。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也去,你不去我也去。他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也来了。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9.表示委婉:你也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也只好如此了。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也乐得合不拢嘴。
萧:1.草名。蒿子的一种。2.冷落、衰败、没有生气的样子:萧条。萧然。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荷”,担。[hē]古同“呵”,谴责。
败: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跟“胜”相对):战败国。立于不败之地。甲队以二比三败于乙队。2.使失败;打败(敌人或对手):大败侵略军。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功败垂成。不计成败。4.毁坏;搞坏(事情):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5.解除;消除:败毒。败火。6.破旧;腐烂:败絮。败肉。7.凋谢;枯萎:败叶。塘里的荷花都败了。8.败落:好好的一个家败在他手里了。9.使败落:败家。
也: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4.姓。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也会法语。游客里面也有坐车的,也有步行的。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也去,你不去我也去。他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也来了。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9.表示委婉:你也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也只好如此了。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也乐得合不拢嘴。
萧:1.草名。蒿子的一种。2.冷落、衰败、没有生气的样子:萧条。萧然。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荷”,担。[hē]古同“呵”,谴责。
嘿,各位看官,今儿咱们唠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先给整懵了的朋友举个栗子:隔壁老王家儿子考上公务员,全靠他二舅帮忙划重点;结果三年后因为二舅贪污被牵连降职,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成也二舅,败也二舅”吗?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跟萧何捧杀韩信那档子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为啥同一个因素能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捏?” 害,这事儿说白了就像炒菜火候——火大了菜焦,火小了菜生。萧何当年既是韩信的伯乐,又是刘邦的忠臣,立场一变,作用立马180度大转弯。这就好比咱们打游戏时捡到的神器,前期帮你carry全场,后期版本更新直接削成废铁,你说气人不气人?
再唠个现实案例。某科技公司靠着创始人的技术狂热点燃市场,结果五年后因为同一位CEO的固执己见错失转型良机。您瞅瞅,“成也技术宅,败也技术宅”的剧情每天都在商界上演。这事儿虽然扎心,但也提醒咱们:成功密码搞不好哪天就变成自爆按钮,得时刻保持更新系统补丁啊!
说到这儿,可能有老铁要杠:“那遇到这种双刃剑式的人物或事物,咱该咋整?” 要我说啊,关键得学学变色龙的本事。你看人家萧何,既能慧眼识珠又能及时切割,这波操作放在现代职场,那就是既会抱大腿又懂划清界限的生存哲学。咱们普通人倒不必学得这么精,但至少得明白——没有永远的金饭碗,只有永远的风险评估。
最后整点私货:依我看,这个成语最妙的不是讲命运无常,而是揭了人性真相。“捧你上天的和踹你下地的,往往就是同一拨人”,这事儿听着残酷,但换个角度想,不正说明咱们的成败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吗?就像骑自行车,别人能给个助推,但真正把控方向的还得是自己那双握着车把的手。
所以啊,别光盯着萧何是忠是奸,多琢磨琢磨自己手里的“萧何们”。保持清醒,该抱大腿时抱大腿,该防背刺时防背刺,这才是真·职场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