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ù lì yī xīn

成语解释: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 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形容团结一致

繁体字形:剹力一心

英文翻译:pull together and work hard as a team

戮力一心的意思

戮:1.杀:杀戮。2.并;合:戮力。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戮力一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正式,但它的核心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一群人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使劲。比如公司里有个紧急项目,原本各自为战的同事突然放下部门隔阂,技术部主动帮市场部测试数据,财务部提前拨付款项,这种打破常规的合作状态,不就是“全体员工戮力一心,确保产品准时上市”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 teamwork 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破界”的特质。去年社区改造老旧公园时,七十岁的退休教师自发设计园艺方案,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搬运建材,连平时很少露面的程序员邻居都开发了浇花提醒小程序。这种跨越年龄和职业的协作,让“戮力一心”不再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变成了看得见的行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这个概念同样适用。记得表弟高考前全家总动员的场景吗?母亲调整工作时间准备营养餐,父亲每晚陪着做拉伸运动缓解压力,连上幼儿园的妹妹都自觉保持安静——这种全家各展所长又相互配合的状态,正是“家人戮力一心护航升学路”的温暖诠释。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虽然强调个体价值,但关键时刻的集体智慧往往能创造奇迹。

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在远程办公普及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戮力一心的精神。上周参加线上产品发布会,东京的设计师、柏林的工程师和上海的运营团队隔着时差接力工作,通过共享文档上的彩色批注条实时互动,这种数字时代的协作模式,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赋予了它科技赋能的新内涵。

观察发现,真正能激发戮力一心的团队往往有个共同点:目标比个人利益更重要。就像去年台风过境时,小区物业、业主和外卖骑手临时组建抢险队,大家不分彼此地清理倒伏树木,那一刻没人计较谁是管理者谁是服务对象,这种自发的默契配合,或许就是成语最本质的魅力所在。

当我们在讨论团队协作时,不妨多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深意。它不只是要求大家简单配合,更强调在共同愿景下激发每个人的独特价值。就像交响乐团里,小提琴的悠扬和定音鼓的铿锵同样重要,只有当所有乐器戮力一心时,才能奏出震撼人心的乐章。

戮力一心的造句

  1. 造句 阿豺就说了,‘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2. 造句 军务一以付卿,日夕以待,戮力一心,以图后举。
  3. 造句 雄心壮志发奋刻,戮力一心正当时。
  4. 造句 龙文法院院长蔡松俊说,14年来,龙文法院从多种渠道保证干警令行禁止、戮力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