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ǒ
  • g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uǒ tú bù guǐ

成语解释:图:图谋;轨:比喻规矩,法度。指图谋做不合法或不正当的坏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会董卓乘虚,所图不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准备干坏事

繁体字形:所圖不軌

英文翻译:The picture is not right

所图不轨的意思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地图。蓝图。绘图。插图。制图。看图识字。2.谋划;谋求:图谋。力图。3.贪图:唯利是图。不能只图省事,不顾质量。4.意图;计划:良图。宏图。5.绘;画:绘影图形。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轨:1.原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后指车轮碾过的痕迹。2.一定的运行路线:轨迹。3.比喻事物正常的规则、法度、秩序:正轨。越轨。4.轨道。也指铺设轨道用的条形钢材:火车出轨了。铺轨工程。

成语评论

所图不轨”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感?其实它很好理解,就是形容一个人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却藏着坏心思。比如同事小王突然主动帮你整理文件,还说要请你吃饭,结果第二天你发现他偷偷拿走了你的客户资料——这时候就能说:“小王对你示好,怕是所图不轨。”

为什么用这个成语?生活中总有人戴着“友善面具”接近你。比如小区里新搬来的邻居热情地送你特产,过几天却提出要借你的身份证办贷款。这种例子说明,“所图不轨”的人往往先用小恩小惠降低你的警惕,再暴露真实目的。

历史故事里的警示《三国演义》里董卓送赤兔马给吕布,看似是豪爽馈赠,实则是想收买他杀害义父丁原。这种“糖衣炮弹”的操作,简直是“所图不轨”的经典案例。古人早就用成语提醒我们:天上掉馅饼时,先看看脚下有没有陷阱。

现代职场启示录我曾在项目组遇到过主动帮同事改方案的“热心人”,后来发现他是想窃取创意去邀功。这件事让我明白:当别人无缘无故对你特别照顾时,不妨多问一句“我能为你做什么”,往往能让别有用心者露出马脚。

如何识别“不轨之图”?有三个实用信号:一是对方对你的隐私异常感兴趣;二是付出与回报明显不成比例;三是总在避开他人时提要求。就像网购时看到“超低价iPhone”,先别急着付款,查查店铺评分更靠谱。

其实“所图不轨”这个成语,更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社交雷达。它不意味着要怀疑所有人,而是提醒我们在保持善良的同时,多留一份清醒。毕竟真正的善意,从来不需要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