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ǒu zú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
成语出处: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手足之情
英文翻译:brotherly affection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提到“手足之情”,很多人会想到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比如老张家的两兄弟,大哥失业后,弟弟二话不说拿出积蓄帮他开小店。邻居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这成语原本比喻兄弟合作能产生巨大力量,但放到今天,也可以是家人间不计得失的托底支持。
有人问:手足之情只能是血缘关系吗?前阵子看到个新闻,两位孤儿院长大的朋友合租十年,在对方手术时轮流陪床。记者采访时他们笑说:“我们早就是异姓兄妹了。”可见情感联结可以超越生物学的定义——当陌生人彼此扶持到这种程度,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手足情呢?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现代职场里也流行用“战友式同事关系”来形容团队默契。记得我们部门去年攻坚项目时,组长在动员会上说:“这个月咱们就当彼此的手足,谁掉队了其他人立刻顶上。”结果原本松散的小组真就拧成一股绳,提前完成任务。这种比喻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人们潜意识里认可手足之情代表最可靠的依存关系。
不过要注意,深厚情感也可能带来甜蜜的负担。我表妹最近就在纠结:她刚工作就想搬出去住,但总担心独居的哥哥没人照顾。这种矛盾恰恰说明,手足之情不仅是温暖纽带,偶尔也会成为需要智慧去平衡的关系课题。就像古话说的“亲兄弟明算账”,情感与界限的尺度把握,或许才是维系情谊的关键。
观察发现,00后群体更擅长用新方式表达这种传统情感。去年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时,看到两个高中生边整理捐赠衣物边聊天:“咱俩就像游戏里的血条绑定,我血厚给你回血,你输出带我升级。”这种年轻化的比喻让人耳目一新,证明手足之情的核心——彼此需要、相互成就的本质,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