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ǐng zú zhī shì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指三方面相持
繁体字形:鼎足之勢
英文翻译:a situation dominated by three powerful rivals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哎,你听说过“鼎足之势”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形容三方势力像鼎的三条腿一样互相制衡,谁也干不掉谁。比如《三国演义》里,刘备、孙权、曹操各占一方,那叫一个典型的鼎足之势啊!你瞅瞅,那时候谁想吞并谁都得掂量掂量,生怕另外两家联手把自己给端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局面到底算稳定还是危险?”嘿,这问题问得好!以我来看啊,鼎足之势就像走钢丝——平衡的时候能维持和平,可只要有个风吹草动,比如其中一方突然变强了,或者两家偷偷结盟,整个局面立马就崩盘。你看战国时期齐楚秦三国鼎立,最后不还是被秦国“一锅端”了嘛!
举个现代的例子你品品。现在手机市场不就是苹果、三星、华为三足鼎立?各家都有独家技术,消费者反而能买到更实惠的产品。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竞争格局也逼着厂商不停搞创新,要我说啊,这就是鼎足之势的妙处——既保持稳定,又推动进步。
那这种局面会永远持续吗?依我看绝对不可能!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就拿咱们熟悉的奶茶行业来说,前几年还是喜茶、奈雪、蜜雪冰城三分天下,现在新品牌不也冒出来搅局了?所以说啊,鼎足之势就像打扑克,手里捏着王炸的人总想打破平衡。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国际关系倒是挺有意思。你看中美俄这三国演义,表面上互相牵制,背地里又在某些领域合作。要我说啊,这种新时代的鼎足之势可比古代复杂多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就像跳探戈舞,你进我退的节奏把握得刚刚好。
说到底,鼎足之势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教会我们“平衡”的重要性。不管是职场上的团队合作,还是生活中的家庭关系,懂得维持平衡才是真本事。你说是这个理儿不?反正我觉得啊,这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反而能让各方都保持清醒,不敢随便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