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i
  • shū
  • zhu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ái shū jì zhuō

成语解释: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成语出处:元 魏初《满江红 寄何侍御》词:“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才能

繁体字形:才疎計拙

英文翻译:Lack of talent

才疏计拙的意思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拙:1.笨:弄巧成拙。2.谦辞。称自己的文章、意见等:拙作。拙见。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才疏计拙”这个成语,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文绉绉的?别慌,咱们先拆开看看——字面意思就是“才华不够,主意也笨”,说白了就是形容一个人能力有限,想不出好办法。比如你朋友突然让你帮忙策划一场活动,你挠着头说:“我这人真是才疏计拙,要不咱找个专业的团队吧?”这时候用这个成语既自嘲,又巧妙地表达了力不从心的状态。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来贬低自己?”当然不是!比如同事A吐槽自己:“这次项目方案写得乱七八糟,真是才疏计拙啊。”同事B马上接话:“别瞎说!你就是时间太赶了。”你看,这时候成语反而成了打开话题的引子,还能让别人主动给你台阶下。

话说回来,用成语最怕生搬硬套。举个栗子,新手写工作总结时硬塞一句“本人才疏计拙,请多包涵”,结果领导反问:“那你这两个月到底干了啥?”——这就尴尬了不是?其实换个场景,比如在书法展上看到自己歪歪扭扭的字,跟老师开玩笑说“我这手字才疏计拙,得再练十年”,反而显得幽默又谦虚。

偷偷说个个人观察哈:现在年轻人用这成语越来越少,倒不是不会用,而是更爱说“我菜我认”这种网络用语。不过话说回来,哪天你要是给长辈写信或者参加正式场合,甩出一句“才疏计拙”绝对比“躺平”来得得体,信我!

最后给个小建议:下次遇到需要婉拒又不伤面子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客户让你做个超出能力范围的设计,你可以说:“王总,我这方面确实才疏计拙,但我认识个特别厉害的设计师…”你看,既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又给出了解决方案,这才是语言的艺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