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ái shū shí qiǎn
成语解释:才:才能;疏:空虚;识:学识;浅: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与见识浅薄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晚学生才疏识浅,全仗老太师海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繁体字形:才疎識淺
英文翻译:Only a little knowledge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浅:[qiǎn]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跟“深”相对,2.—3.同):浅滩。水浅。屋子的进深浅。4.浅显:浅易。这些读物内容浅,容易懂。5.浅薄:功夫浅。6.(感情)不深厚:交情浅。7.(颜色)淡:浅红。浅绿。8.(时间)短:年代浅。相处的日子还浅。[jiān]形容流水声。
哎哟,才疏识浅这词儿听着有点扎心,但说白了就是承认自己懂的还不够多嘛!举个例子:小王刚入职时总想表现自己,结果开会时把“数据可视化”说成了“数据动画片”,同事憋笑憋出内伤。他挠挠头自嘲:“我这人就是才疏识浅,往后得多向各位学习!”你瞧,大方承认短板反而让人觉得实在。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这成语只能用来贬低自己吗?嘿,还真不是!比如老张带徒弟时总说:“别看我工龄长,技术更新太快,我也算才疏识浅的新手。”这话既摆正了姿态,又给年轻人留了交流空间。关键啊,用这词儿得带着点谦虚劲儿,别让它变成摆烂的借口。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网上动不动就“人均985”,搞得好像不懂点专业术语就矮人一截。要我说,坦然说句“这方面我才疏识浅”反而能打破焦虑。就像上周邻居让我教他用AI画图,我直接摊手:“这玩意儿我刚入门,咱俩可以组团摸索!”你看,承认不懂反而成了学习的敲门砖。
不过话说回来,咱也不能把“才疏识浅”当免死金牌使。见过有人逢人就说自己啥都不会,结果三年过去了还在原地踏步。这就好比天天喊着要减肥,宵夜倒是顿顿不落。我的经验是:承认短板可以,但后面得跟着行动方案。就像我家表弟,每次说完“我这编程水平才疏识浅”,立马就掏出小本本记下别人说的学习资源。
说到底啊,这成语就像面镜子,照见的是我们对知识的态度。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敢说自己样样精通?重点不在当下懂得多少,而在有没有持续学习的劲儿。就像爬山半道遇见岔路,大大方方问句“这条路我没走过”,说不定还能遇见指路的热心人呢。记住咯,承认才疏识浅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