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é
  • m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ué mù wú mén

成语解释: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忠臣被谗诛杀

繁体字形:抉目吴門

英文翻译:Discerning Wu men

抉目吴门的意思

抉:剔出;挑出:抉择。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吴:1.周朝国名(?—前473)。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2—280)。孙权建立。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建都建业(今南京),国号吴,也称孙吴或东吴。为晋所灭。2.十国之一(902—937)。杨行密建立。建都广陵(今江苏扬州)。为南唐所灭。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成语评论

抉目吴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血腥,背后其实藏着一段历史故事。它出自《史记》,讲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大臣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要求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说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以极端方式表达忠诚或警示,但实际生活中该怎么用呢?

自问自答:这个成语适合用在哪些场景?比如公司会议上,有人坚持指出项目风险:“张总反复强调数据漏洞,简直像抉目吴门一样提醒我们。”这里既突出了当事人的执着,也暗示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要注意场合——用得太直白可能会吓到同事。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更多是取其“警示”的象征意义。就像我邻居王阿姨,发现小区消防通道被堵,天天在业主群发安全隐患图,大家笑称她“当代抉目吴门”。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警示内核,又淡化了血腥色彩,反而显得生动有趣。

个人观点:很多古老成语就像手机系统,需要不断更新适配新时代。比如“抉目吴门”中的激烈表达,在今天更适合转化为持续提醒而非极端行为。就像工作中发现问题时,与其赌气辞职(现代版抉目),不如用数据报告持续说服团队。

使用这类成语要注意语境适配度。在正式报告中可以说“历史教训如同抉目吴门般警示着我们”,但在安慰朋友时,用“别太抉目吴门式较真”反而能调节气氛。语言就像调料,关键看怎么把握火候。

下次听到这个成语时,不妨想想背后的智慧:古人用极端故事传递的,其实是“及时纠错”的生存智慧。就像车载导航反复提醒“您已偏航”,虽然听着烦,但确实能帮我们少走弯路。这种跨越千年的警示功能,才是成语真正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