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i
  • x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má dài xiào

成语解释: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哀悼

繁体字形:披麻戴孝

英文翻译:put on mourning apparel

披麻戴孝的意思

披: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麻: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指“芝麻”:麻酱。麻油。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7.喻纷乱:麻乱。麻沸。8.姓。

戴: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孝:1.孝顺:孝子。尽孝。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3.丧服:穿孝。戴孝。4.姓。

成语评论

披麻戴孝”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字面上是说穿着麻布衣服、戴上白色孝服,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为逝去的亲人服丧的场景。比如:“村里老人去世后,子女们披麻戴孝,一路送他最后一程。”这种传统习俗,至今还能在一些地方看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要用“披麻戴孝”来表达哀悼呢?其实这和早期物质条件有关。粗麻布曾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最粗糙的衣料,用这种衣着来表达“无心追求体面”的悲痛,正是最直白的情绪外化。就像现代人参加葬礼穿深色衣服,本质都是通过外在形式传递内心情感。

这个成语也能用在比喻场景里。比如:“公司老项目停摆后,团队里几个元老级员工就像披麻戴孝似的,连着半个月都闷闷不乐。”这里的用法不再是字面意思,而是强调对旧事物消亡的惋惜之情,可见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简化了许多传统仪式,但情感表达的需求从未改变。我曾见过年轻人在网上为逝去的宠物点电子蜡烛,这和“披麻戴孝”的内核其实相通——重要的不是形式本身,而是通过某种仪式感完成内心的告别。当文化符号随时代演变时,我们更需要守住那份真诚。

下次看到“披麻戴孝”这个词,不妨多留意它的使用场景。无论是描写乡村葬礼的纪实文学,还是比喻团队项目终结的轻松调侃,这个成语都在提醒我们:仪式是情感的容器,而容器里的内容,永远比容器本身更值得关注。

披麻戴孝的造句

  1. 造句 父亲死了,他披麻戴孝,以尽哀悼之情。
  2. 造句 现代葬礼已不再披麻戴孝了。
  3. 造句 他死后,儿女子孙免不了披麻戴孝,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
  4. 造句 作为死者的亲属,他当然得为死者披麻戴孝了.
  5. 造句 老人去世后,儿孙们要披麻戴孝.
  6. 造句 一名披麻戴孝的男子,当着众人的面扑通跪了下来,并郑重的叩首谢客!
  7. 造句 民间讲究披麻戴孝至少服满三七.
  8. 造句 在告示下跪着一个人,披麻戴孝,哭的感天动地。
  9. 造句 只见一花信年华的女子披麻戴孝的跪在路中间,颤颤巍巍的哭泣着乞求好心人买走她,好给她老父亲下葬。
  10. 造句 秦扬看了眼,跪在李屹灵牌前,披麻戴孝沉默的李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