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āo qún chū zhòng
成语解释:指超出众人。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胜过众人
繁体字形:超羣出衆
英文翻译:cut a brilliant figure
超:1.超过:超额。超龄。超音速。一连超了两辆车。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超级。超高温。超一流。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超自然。超现实。超阶级。4.跳跃;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5.姓。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人物?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每次开会发言都条理清晰、见解独到,简直像开了挂一样。这时候你可能会一拍大腿:“哎呦喂,这哥们儿可真是鹤立鸡群啊!”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仙鹤站在鸡群里,说白了就是形容人在群体中特别出挑。
说到这儿有人要问了:“那‘出类拔萃’和‘卓尔不群’有啥区别呢?”咱打个比方啊,村里种西瓜比赛,出类拔萃就像那个比别的瓜大两圈的西瓜,而卓尔不群更像是长成心形的西瓜——不单是大小问题,关键是独特得让人挪不开眼。就像现在互联网行业那些产品经理,能把常见功能设计得让人直呼“绝了”,可不就是卓尔不群嘛。
记得中学班主任常说:“你们要做就做凤毛麟角的人物。”这话现在琢磨起来挺有意思。现代社会讲究差异化竞争,与其在红海里扑腾,不如像直播界的李子柒那样另辟蹊径。不过话说回来,超群出众未必非得惊天动地,我家楼下修车师傅能把生锈的自行车整得跟新车似的,在街坊邻居眼里那也是独树一帜的手艺人。
最近在琢磨个事儿:普通人怎么培养这种特质?依我看啊,关键得找到自己的“天赋点”。就像打游戏选角色,有人适合当输出,有人就该做辅助。拿我表弟来说,数学考试总在及格线徘徊,但给流浪猫治病那叫个心灵手巧,这不就是俗话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么?
说到底啊,超群出众这事儿就像炒菜放盐——少了没滋味,多了齁得慌。咱们既要保持个性特色,又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硬凹造型。就像故宫文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精髓,又加入了现代审美,这种恰到好处的创新才是真的叫人拍案叫绝。
下次遇到让你忍不住“哇塞”的人或事,不妨多观察他们的特别之处。说不定哪天你也会成为别人口中那个“百里挑一”的存在,毕竟老话说的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