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í
  • zhī
  • y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í zhī yǒu gù

成语解释: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用于学问、文章等

繁体字形:持之有故

英文翻译:have sufficient grounds for one 's views

持之有故的意思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成语评论

哎,你听说过“持之有故”这成语不?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办事有根有据,不是瞎咧咧。比如说,老王在开会时反驳同事的方案,直接甩出三年前的销售数据:“这方法咱2021年试过,转化率掉了20%!”你瞅,这就是典型的持之有故——既有观点,又有铁打的证据撑腰。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和“有理有据”有啥区别啊?嘿,问得好!其实这俩就像孪生兄弟,但“持之有故”更强调“长期坚持的根据”。好比说小张坚持每天晨跑,别人问他为啥,他掏出手机亮出体检报告:“胆固醇从6.8降到4.2,你说该不该跑?”这种长期积累的实锤,可比临时找理由硬气多了。

不过你可能会纳闷,现在网上吵吵嚷嚷的,怎么判断谁真持之有故?举个栗子,前阵子养生圈不是争“喝凉水好不好”嘛。李大爷搬出《黄帝内经》说伤脾胃,隔壁王医生却甩出临床实验数据。要我说啊,这时候就得学学鉴宝节目——看谁拿得出经得起推敲的“老底子”,别光听嗓门大。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职场故事。我们公司新来的实习生,上周在策划会上怼总监:“您说的投放渠道转化率低,但后台数据显示这些渠道用户留存率高出30%呢!”当时全场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结果你猜怎么着?总监不但没生气,还让实习生牵头做分析报告。所以说啊,持之有故可不光是嘴皮子功夫,搞不好还能逆风翻盘。

最后唠叨两句个人看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持之有故就像给观点穿了防弹衣。但咱也得注意,别变成钻牛角尖的杠精——毕竟有理还要有节嘛。就像我奶奶常说的:“讲道理要像炖老母鸡,火候足了才出味儿。”您品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持之有故的造句

  1. 造句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2. 造句 言之有物的近义词有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言简意赅。
  3. 造句 这篇文章的理论观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4. 造句 王庆在这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很有说服力。
  5. 造句 孔子与老子,都有一套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讷言论。
  6. 造句 弟子听其之弘论,皆言之具理,持之有故,卓然特识,各有千秋,咸有可采可纳、足为国策垂鉴之处。
  7. 造句 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田)仲、史?也。
  8. 造句 综观古人今贤的见解,应该说都有各自的道理,而质疑者也不乏持之有故的依据。
  9. 造句 务实,就得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国际实践、现行国际法律文件以及中外有影响的国际法著述和权威学者学说为依据,努力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