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 zhī
  • y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án zhī yǒu lǐ

成语解释:说的话有道理。

成语出处:明 无心子《金雀记 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说的话有道理

繁体字形:言之有理

英文翻译:it stands to reason

言之有理的意思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成语评论

郭澄清《大刀记》第11章:“大婶觉得永生言之有理,点了点头。”

言之有理的造句

  1. 造句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2. 造句 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3. 造句 言之有物的近义词有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言简意赅。
  4. 造句 律师的律词言之有理,无懈可击。
  5. 造句 老师的教诲言之有理,令人口服心服。
  6. 造句 孔子的论语真是言之有理,给后人留下很大的精神财富!
  7. 造句 言之有理的意思是说的话有道理。
  8. 造句 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9. 造句 如果他们认为那样做就能证明反对撤消经济调节之说言之有理,那么他们就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
  10. 造句 你言之有理,对任何事情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