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ǔn rén lì jǐ
成语解释: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損人利己
英文翻译:harm others to benefit oneself
损:1.减少:损益。增损。损兵折将。2.损害:损人利己。有益无损。3.损坏:破损。完好无损。4.用尖刻的话挖苦人:损人。5.刻薄;恶毒:这人办事真损。他说的话够损的。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损人利己”这个词,但具体什么行为算损人利己呢?举个真实场景:小明为了拿到项目奖金,故意把同事的方案漏洞透露给领导,导致同事被批评,自己却顺利上位。这种行为看似“聪明”,实则切断了团队信任,长远来看反而可能被反噬。
损人利己的人真的能占便宜吗? 表面上看,小明确实短期获益了,但职场上口碑一旦崩塌,下次合作时谁还敢和他组队?就像有人偷偷给共享单车加私锁,自己方便了,结果被人拍照曝光,反而遭到全网谴责。损人利己的本质是用别人的损失换自己的利益,但风险就像滚雪球——占小便宜越容易,翻大车的概率越高。
另一个例子是某些商家虚假宣传:把成本5元的面膜吹成“进口黑科技”,售价198元。消费者用了烂脸,商家却赚得盆满钵满。这种模式或许能收割一波韭菜,但社交媒体时代,差评和投诉分分钟能让店铺关门。损人利己就像走钢丝,走得再稳也有摔下来的时候。
为什么总有人忍不住损人利己? 心理学中有个“零和思维”陷阱——认为资源有限,别人多拿了自己就得少拿。比如菜市场里,菜贩子为了抢客户故意诋毁隔壁摊位,结果整条街口碑变差,顾客全跑去了超市。其实跳出“你死我活”的框架,合作反而能创造更大价值,就像网红餐厅扎堆的商圈,每家生意都比孤零零开店时更好。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利己不损人”的智慧。我见过两个创业团队:A公司靠抄袭对手产品快速圈钱,三年后因诉讼倒闭;B公司专注技术突破,虽然起步慢,但五年后成了行业标杆。真正的聪明人,懂得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抢别人的叉子。就像种果树,与其偷邻居家的果子,不如好好施肥让自己树上的果实更甜。
下次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刻,不妨问问自己:这个选择是让世界多了一点温暖,还是多了一堵心墙?毕竟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由无数个微小选择编织而成的。当越来越多人选择“利己且利他”,或许那些损人利己的故事,就会慢慢变成教科书里的反面案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