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xiān
  • d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zú xiān dēng

成语解释:登:方言“得来”的合音。脚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雷厉风行的人

繁体字形:捷足先登

英文翻译:the early bird catches

捷足先登的意思

捷:1.快:敏捷。捷足先登。2.姓。3.战胜:我军大捷。连战连捷。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登山。登陆。登车。一步登天。2.刊登或记载:登报。登记。他的名字登上了光荣榜。3.(谷物)成熟:五谷丰登。4.姓。5.同“”(dēng)。

成语评论

提到“捷足先登”,你会想到什么?是运动场上的冲刺瞬间,还是职场中的竞争场景?这个成语的核心意义,其实藏在“速度”和“主动权”两个关键词里。

某直播公司开发新功能时,A团队连夜完成测试方案,B团队还在开会讨论流程,最终A团队拿下项目主导权。这种情况算不算“捷足先登”?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这里的“捷足”不是单纯的速度快,而是对时机的敏感度与执行力叠加的结果。就像商场开业时的“第一个顾客能免单”活动,那些提前研究规则、规划路线的人往往能尝到甜头。

有人可能会问:抢先行动是否存在风险?去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出现过典型案例。某品牌为抢占“首款量产飞行汽车”名号,在安全测试未完成时强行上市,结果遭遇大规模召回。这说明“捷足先登”需要智慧加持——既要把握先机,又要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就像登山时选择捷径的攀登者,若没有扎实的装备和路线判断力,反而可能坠入深谷。

观察身边的日常生活,这个成语的应用场景比想象中更广泛。社区团购团长往往在凌晨四点抢订新鲜水产,学生时代提前预习的同学总能在课堂互动中表现突出。这些现象揭示了一个底层逻辑: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主动规划者更容易建立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先登”优势需要持续维护,就像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会被历史铭记,但后续的登月者同样在推动科技进步。

在多年观察商业案例的过程中,我发现真正持续的“捷足先登”往往属于那些既重视速度又注重质量的践行者。他们像围棋高手般布局,既抢占关键落点,又留有发展余量。这种策略在互联网行业的版本迭代竞争中尤为明显——快速推出最小可行性产品获取市场反馈,再通过持续优化稳固地位。

当我们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后,不妨将其转化为行动指南: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培养对机会的敏锐嗅觉,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毕竟,真正的“捷足先登”不是盲目冲刺,而是战略性的节奏把控,就像交响乐指挥既掌控着每个音符的时机,又确保整个乐章的和谐统一。

捷足先登的造句

  1. 造句 小叔捷足先登,买下了这片果园。
  2. 造句 他捷足先登,第一个到达山顶。
  3. 造句 他跑得快,所以捷足先登了。
  4. 造句 我本可以用它做本专栏的题目,只是对方捷足先登而已。
  5. 造句 他在抽彩中捷足先登赢得1000英镑。
  6. 造句 这家电脑公司捷足先登地推出新产品,很快便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
  7. 造句 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懈怠,否则就可能让别人捷足先登。
  8. 造句 捷足先登的英雄总是少数,大多数人则是做了攀登的梯子。
  9. 造句 这位u20球员同样也是拉齐奥的目标,但现在罗马却捷足先登,与机员就斯泽泰拉的费用问题进行谈判。
  10. 造句 他得知市场的内幕消息,就捷足先登地买下这家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