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òu rén yǐ bǐng
成语解释: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授人以柄
英文翻译:a handle
授:1.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授旗。授奖。授权。2.传授;教:讲授。授课。函授。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柄:1.器物的把儿:刀柄。勺柄。2.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茎或枝连着的部分:花柄。叶柄。3.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话柄。笑柄。把柄。4.执掌:柄国。柄政。5.权:国柄。6.用于某些带把儿的东西:一柄斧头。两柄锄头。
“授人以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把刀柄递给别人”,但实际想表达什么?举个例子:公司会议上,同事老张公开质疑新项目的数据来源,但自己却拿不出更可靠的资料。领导反问:“既然你觉得数据有问题,你是否有更好的方案?”老张当场语塞。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授人以柄”——自己先挑刺,却给对方留下了反击的漏洞。
为什么生活中容易陷入这种困境?想象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抱怨物业费太高,却忘了自己连续三年拖欠费用。其他业主立刻翻出缴费记录截图:“您自己都没交钱,凭什么指责别人?”原本占理的诉求,反而因为自身问题成了笑柄。这说明批评他人时,自己的立场是否经得起推敲尤为重要。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去年朋友公司有个真实案例:市场部指责技术部进度拖延,结果被技术部晒出二十多封未回复的确认邮件。后来市场总监主动承认:“确实是我们流程卡住了,下周开始每日同步进度。”这个反转反而赢得了尊重。可见“授人以柄”不完全是坏事,它能倒逼我们完善自身。
现代社交中这个现象更值得玩味。网红博主批评某品牌虚假宣传,结果网友扒出她三年前的同类型广告。这种“回旋镖”效应在互联网时代被无限放大。我的观察是:与其急着指责他人,不如先检查自己的“数字足迹”是否干净。毕竟在透明化的今天,任何言行都可能成为别人手中的“柄”。
如何避免成为“递刀人”?某次项目汇报给了我启发:当被问及方案风险时,项目经理没有回避:“这个设计确实存在兼容性问题,但我们准备了三个应急方案。”这种主动暴露弱点的坦诚,反而让质疑者无从下手。有时候,把“刀柄”攥在自己手里,恰恰是最聪明的防御。
说到底,“授人以柄”的本质是权力关系的微妙转换。就像谈判桌上,先亮底牌的人看似被动,实则可能掌握着节奏控制权。当我们不再惧怕暴露弱点,而是学会用专业态度化解危机,那些曾被视作把柄的事物,反而能成为破局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