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g
  • shòu
  • rén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ng shòu rén shí

成语解释: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成语出处:《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敬授人時

英文翻译:issue almanac

敬授人时的意思

敬:1.尊敬:敬重。敬爱。敬仰。致敬。肃然起敬。2.恭敬:敬请指教。敬谢不敏。3.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敬烟。敬酒。敬茶。敬你一杯。4.姓。

授:1.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授旗。授奖。授权。2.传授;教:讲授。授课。函授。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成语评论

"敬授人时"这个成语源自《尚书》,原意是指帝王郑重地将历法传授给百姓,如今常用来比喻传授重要经验或知识。比如职场中,部门主管整理十年市场分析报告交给新员工时说:"这些数据不是冷冰冰的表格,而是前人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今天敬授人时,希望大家少走弯路。"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信息随手可得,为什么还需要强调"传授"的价值?就像智能手机能查天气,但老农观察云层变化预判风雨的诀窍,只有手把手教才能领会。某科技公司CTO就曾感慨:"把代码库交给新人时,如果只发压缩包而不讲架构思路,就像给登山者地图却不标出暗冰区。"

我观察到生活中最动人的传承往往发生在细节里。比如面点师傅教徒弟和面时说"手掌要像量体温那样感知面团温度",比单纯说"保持25℃"更有温度。这种经验传递不单是知识的复制,更是解决问题智慧的延续。

再比如家庭教育中,长辈教孩子理财时常说:"这些储蓄方法是你爷爷在粮票时代琢磨出来的,现在虽然移动支付方便了,但量入为出的道理永远不过时。"这种跨越时代的智慧传承,让"敬授人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意。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传授需要双向互动。某非遗传承人创新收徒方式:让学徒先拆解破损的瓷器,通过修复过程理解工艺精髓。这种"在碎片中见完整"的教学法,比单向灌输更符合当代学习规律,也让古老智慧真正活起来。

当我们在工作中接手重要项目时,不妨多问前辈:"这个流程设计背后经历过哪些迭代?"也许就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回答:"三年前我们在这里摔过跟头,现在把护栏加固了,你们放心往前走。"这种带着历史温度的传承,正是"敬授人时"最生动的现代诠释。

敬授人时的造句

  1. 造句 元代时,鼓楼称为“敬时楼”,取“敬授人时”之意。
  2. 造句 联系《尚书·尧典》所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背景,可将我国观象授时的考古实证上推至距今四千一百年。
  3. 造句 ,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4. 造句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5. 造句 《易经》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尧提出“敬授人时”;舜提出“协时月正日,用律度量衡”。
  6. 造句 其中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功绩。
  7. 造句 阴阳家者,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此阴阳之弊也。

"敬授人时"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