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ng
  • tiān
  • zhī
  • z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ng tiān zhī zhù

成语解释:支撑天的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肩负重任的人

繁体字形:擎天之柱

英文翻译:skyreach pillar

擎天之柱的意思

擎:往上托;举:众擎易举。高擎着红旗。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柱:1.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2.像柱子的东西:冰柱。水柱。

成语评论

擎天之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能承担重任、支撑大局的人或事物。比如在团队中,当项目陷入僵局时,总会有个核心成员站出来说:“我来试试看”,随后熬夜梳理流程、协调各方资源——这种力挽狂澜的担当,就像神话里撑住天穹的柱子,让人真切感受到“擎天之柱”的力量。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用“柱子”来比喻?其实这个意象特别形象。柱子既要承受压力又要保持稳定,就像工作中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平衡各方关系。去年我们公司产品线升级时,技术总监王工带着团队连续攻克七个技术难关,当时同事们都开玩笑说“老王这柱子再撑下去要变钢柱了”,既道出艰辛,更透着敬佩。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擎天之柱”离自己很远,真是这样吗?我倒觉得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小支柱”。刚入职时带我的师傅常说:“别怕事情难,你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大厦加根钢筋。”这种日积月累的成长,比单次的英雄主义更有持久力——毕竟真正的支撑力,往往来自日常的扎实积累。

有个有趣的发现:现代社会更强调团队协作,“擎天之柱”逐渐从个人英雄向系统化支撑转变。就像某新能源车企的电池研发部,他们用三年时间搭建起专利护城河,这种集体智慧构筑的支撑体系,反而比依赖某个天才工程师更可靠。这或许提醒我们:与其寻找“超级英雄”,不如构建能持续发力的支撑网络。

说到最后,真正打动人的“擎天之柱”,往往带着温度。老家发洪水那年,村支书老张在齐腰深的水里背出十七位老人,自己家新盖的房子却被冲垮了。后来村民自发帮他重建时,他摆摆手说:“我当这个柱子,图的就是大伙儿都能立得住。”这种扎根现实的担当,或许才是成语最本真的模样

擎天之柱的造句

  1. 造句 嵌入式系统将成为后PC时代的擎天之柱。
  2. 造句 水缸粗细的金箍棒挥舞起来,如擎天之柱,打向那金翅大鹏,一往无前,不求自保,只求伤敌。
  3. 造句 天将顷,擎天之柱,有谁堪当;海将覆,定海神针,由谁执掌;家将破,国将亡,谁可扭转乾坤。
  4. 造句 一道如擎天之柱的白焰冲天而起,直击天穹。
  5. 造句 一念至此,月无今瞬闪而动,在虚空深处那道宛如擎天之柱般的紫色剑芒与杨轩的攻击冲撞上去的时候,其手中如日月般浩瀚的金色巨刀,猛然间的劈下!“轰轰!”(造 句 网)。
  6. 造句 而比尔蒙德也在神兵的带领下前往擎天之柱的所在地。
  7. 造句 一招失手,屠长老不敢大意,炼魔手亦如擎天之柱轰向那团剑气。
  8. 造句 尽管只有李振鸿一个人站在那里,但明显可以感觉到一股浩然之气,迎面扑来,犹如风雨中的擎天之柱,威仪凛然,不断向外散发出一阵阵冷冽的气息。
  9. 造句 元阳仰观不周山,这山耸入天际,庞大无比,上擎天宇,下颚九幽,当真是擎天之柱。
  10. 造句 苗珲丹紧盯着谢家轩一步步走来,咚咚的声音好似敲动的鼓点,嘴角裂成有如魔鬼狞笑一般的弧度,手中的铁棍缓慢的举向头顶,如同擎天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