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ǎng mèi yǐn lǐng
成语解释: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成语出处: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天下学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领,愿受指教,听教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攘袂引領
英文翻译:Leading by hustle and bustle
攘:1.抢夺;侵犯;窃取:攘夺。2.排除:攘除。攘敌(抵御敌人)。3.捋起(衣袖):攘臂。
袂:袖子:联袂(聚在一起)。分袂(分手,离别)。
引:1.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却:引退。引避。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领:1.颈,脖子:引领而望。2.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3.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4.带,引,率(shuài):带领。率(shuài)领。领头。领衔。5.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6.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招领。7.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8.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9.古同“岭”,山岭。
“攘袂引领”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攘袂是卷起袖子的动作,引领是伸长脖子张望,合起来就是形容一个人既急切又主动的样子。比如,老张在村口等儿子回家过年,一边搓手一边踮脚往远处看,这场景就挺符合“攘袂引领”的感觉。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翘首以盼’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差异在动作的主动性。“翘首以盼”更偏向被动等待,而“攘袂引领”多了卷袖子这种准备行动的姿态。举个例子,公司会议上,小王听到领导说“接下来有个大项目”,他立刻坐直身子、身体前倾——这就是既有期待又随时想参与的“攘袂引领”。
生活中这种状态其实很常见。比如新手妈妈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隔着栏杆既想多看几眼又怕被孩子发现,手指不自觉绞着衣角,脚下来回踱步。这种混合着焦虑和期待的心理,用“攘袂引领”来形容就特别贴切。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互联网时代。就像我们刷手机等快递信息,手指不断下拉刷新页面,眼睛紧盯着物流动态,既焦急想知道包裹到哪儿了,又随时准备冲下楼取件。这种数字化时代的“攘袂引领”,把古人的动作演绎出了新版本。
再看历史故事里的应用。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那些国君听着合纵策略,身子不由自主往前倾,手掌撑在案几上,这种政治谈判中的身体语言,正是“攘袂引领”的生动写照。它不只是动作描写,更透露出决策者内心的权衡与冲动。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期待本身可以成为行动的前奏。就像春天播种的农民,一边整理农具一边望着天色,那份既忐忑又充满希望的心情,或许正是推动我们向前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