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i
  • róng
  • m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i róng yì mào

成语解释:改、易:改变;容、貌:神色、相貌。变了神色或模样。

成语出处:《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改变了神色

繁体字形:改容易皃

英文翻译:Change one's looks

改容易貌的意思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容:1.容纳;包含:容量。无地自容。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2.宽容;原谅:容忍。大度容人。情理难容。3.允许;让:容许。不容分说。容我再想想。4.或许;也许:容或。辗转传抄,容有异同。5.姓。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容。愁容。怒容。容光。病容。7.相貌:容貌。容颜。仪容。整容。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容。市容。阵容。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貌:1.相貌:面貌。容貌。以貌取人。2.外表的形象;样子:全貌。貌合神离。3.姓。

成语评论

提到「改容易貌」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易容术。但放到现实生活中,它更像是一种主动突破自我的隐喻。比如某位程序员突然开始穿潮牌服装参加行业论坛,同行私下议论「这简直是改容易貌」——这背后反映的是职场人对突破职业刻板印象的尝试。

「为什么说改变外表反而能影响内在?」这个问题值得拆解。有位连续三年穿灰色工装的设计师,在尝试彩色衬衫后主动报名了客户提案会。视觉形象的突破就像打开心理枷锁的钥匙,这种改变常伴随着「既然形象能突破,专业能力为什么不能」的自我暗示。

再看家庭场景。某位全职妈妈烫了新发型后开始学插花,丈夫惊讶地说「你这是要改容易貌啊」。这里的外表变化成为开启新生活阶段的仪式感载体。当镜中人变得不同,行为模式往往也会随之调整,就像按下重启按钮的生命体。

有人质疑:频繁改变形象是否代表不够坚定?某高校研究跟踪了300名改变造型的学生,发现75%在形象调整后拓展了新社交圈。这印证了心理学上的「具身认知」理论——外在呈现方式的调整确实能反向塑造思维模式。

特别有趣的是影视行业案例。某演员为角色增重20斤后,连走路姿势都发生变化。导演在采访中说:「改容易貌不只是技术活,更是心理置换的过程。」这说明真正的改变需要从内到外的协同进化,就像蝴蝶破茧必须经历形体重构。

回到日常层面,每个上班族都有过「周一套装」和「周末卫衣」的切换体验。这种周期性改容易貌实际上构建了现代人的身份弹性,让人在多重社会角色间游刃有余。下次拉开衣柜时不妨想想:今天要扮演哪个更好的自己?

城市更新也是个宏观例证。当老厂房改造成文创园,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容易貌,更重塑着市民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印证着:任何可见的形态调整,都承载着超越表象的价值重构。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那些持续进行适度形象改变的人,往往对新事物保持更高接受度。就像定期给手机更新系统,适度的改容易貌其实是为人生版本迭代创造可视化锚点。毕竟,改变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探索可能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