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xīn wèi shàng
成语解释: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成语出处:晋 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指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繁体字形:攻心為上
英文翻译:psychological offense is the best of tactics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攻心为上”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通过影响对方的心理来达到目的,而不是单纯依靠武力或强制手段。比如在历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他通过反复释放敌将、瓦解对方斗志,最终让孟获真心归顺。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兵力,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心理层面的策略比硬碰硬更有效?”其实关键在于人的行为往往由情绪和认知驱动。就像父母教育孩子时,吼骂可能让孩子暂时听话,但用“你摔倒了是不是很疼?我们下次慢慢走”这样的共情沟通,反而能让孩子主动改变行为。攻心的核心在于触动对方内心的认同感。
现代商业领域也有生动案例。某咖啡品牌曾推出“自带杯减5元”的环保活动,表面看是让利,实则通过塑造消费者的环保责任感,既提升了品牌形象,又培养了消费习惯。这种策略比单纯降价促销更能建立用户忠诚度。
值得注意的是,攻心并非等同于操控。个人认为,真正的攻心应当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就像优秀的管理者不会用KPI压榨员工,而是通过描绘共同愿景激发团队动力。当策略与善意结合时,攻心才能发挥持久正向的作用。
生活中的矛盾化解同样适用这个道理。朋友间产生误会时,与其争辩对错,不如先问一句:“你是不是觉得被忽视了?”当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心理防线自然会松动。这种以柔克刚的智慧,往往能让复杂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要提醒的是,攻心策略需要因地制宜。面对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触动内心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就像医生问诊需要望闻问切,有效的心理策略同样需要敏锐的观察和灵活的调整。掌握这门艺术,或许比掌握技术本身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