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kǔ rú suān
成语解释:谓劳苦艰辛。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攻苦茹酸
英文翻译:Take pains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茹:1.吃:茹素。含辛茹苦。2.姓。
酸:1.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能跟碱中和生成盐和水,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水溶液有酸味,可使石蕊试纸变红。如盐酸、硫酸等。2.像醋的气味或味道:酸菜。酸枣。青梅很酸。3.悲痛;伤心:辛酸。悲酸。心里一酸,眼泪就淌了下来。4.迂腐(多用于讥讽文人):穷酸。酸秀才。5.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腰酸腿疼。腿站酸了。
“攻苦茹酸”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字面意思。“攻”可以理解为攻克困难,“苦”和“酸”都是形容艰难处境。这个词组说的其实是人在面对困境时咬牙坚持的状态。比如有个外卖小哥在暴雨天骑车送货,浑身湿透还坚持送完最后一单,这时候就能用“攻苦茹酸”来描述他的经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强调吃苦呢?举个真实案例更直观。比如小王刚开始学编程时,连续三个月每天对着代码到凌晨,遇到bug急得抓头发,但最后还是做出了能帮社区老人挂号的小程序。这种“攻苦茹酸”的过程,其实就像打游戏通关——虽然中间要打很多小怪,但通关后的成就感特别实在。
我发现现代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正在变化。以前可能觉得吃苦就是傻坚持,现在更多人意识到这是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比如做自媒体的新人前半年可能没流量,但坚持打磨内容的人往往后来居上。这种“攻苦茹酸”更像种竹子——前四年只长几厘米,第五年却会爆发式生长。
值得注意的误区是别把吃苦当目的。就像健身房里有人盲目追求大重量导致受伤,真正的“攻苦茹酸”需要带着脑子。比如备考时与其熬夜刷题,不如先理清知识框架;创业时别只顾着加班,更要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吃苦要吃得聪明,就像老农插秧——既要弯得下腰,也得看准行距。
下次遇到朋友在事业低谷期,不妨用这个成语给他打气。就像马拉松跑到30公里时的“撞墙期”,这时候需要的不是放弃,而是调整呼吸继续前进。那些能“攻苦茹酸”的人,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新机遇,就像暴雨过后被冲刷出来的山间小路,虽然泥泞,却通往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