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 shí
  • j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ng kǔ shí jiǎn

成语解释:犹攻苦食淡。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攻苦食儉

英文翻译:to work hard and live plainly and frugally

攻苦食俭的意思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俭:节省。与“奢”相对:勤俭建国。省吃俭用。

成语评论

攻苦食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什么道理呢?举个例子,小明为了攒钱买电脑,每天放学后去快餐店打工三小时,晚餐只吃食堂最便宜的套餐。别人问他累不累,他笑着说:“现在辛苦点,以后用自己赚的钱买设备学编程更踏实。”这种为目标主动吃苦、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的状态,正是成语的精髓。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刻意吃苦吗?其实重点不在“吃苦”本身,而在于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像健身时需要承受肌肉酸痛才能增长力量,职场新人主动承担额外工作积累经验,本质上都是“攻苦食俭”的现代版实践——用短期的不舒适换取长期价值。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地铁里用手机背单词的上班族,和古代书生在油灯下抄书的场景其实异曲同工。不同时代对“苦”的定义在变化,但核心都是与安逸本能对抗。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坚持三年每天创作内容,期间推掉无数聚会,最近终于接到品牌合作,这比突然爆红更让人安心。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平衡点。有位邻居阿姨退休后依然每天只吃咸菜馒头,说是要保持艰苦作风,结果营养不良住院。这说明“食俭”不等于自虐,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像存钱理财,既要控制不必要的消费,也要保证生活质量,关键在找到那个“刚刚好”的临界点。

当我们谈论这个成语时,本质上是在探讨资源分配的智慧。时间、金钱、精力都是有限资源,把更多资源投向能产生复利效应的领域,这种选择本身就需要勇气和远见。就像种树,前期精心培育虽然看不到成果,但十年后的阴凉会证明一切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