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yǎn shì jiè
成语解释: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
成语出处:元 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看问题
繁体字形:放眼丗界
英文翻译:have the whole world in view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界:1.界限:地界。边界。省界。国界。山西和陕西以黄河为界。2.一定的范围:眼界。管界。3.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文艺界。科学界。妇女界。各界人士。4.生物分类系统中的最高一级,如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界以下是门。5.地层系统分类单位的第二级,界以上为宇,如显生宇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界以下为系。跟界相应的地质年代分期叫做代。
“放眼世界”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咱们先从一个场景说起。比如公司要开拓海外市场,老板在会议上说:“咱们不能只盯着本地,得放眼世界,看看东南亚的需求有没有机会。”这时候的“放眼世界”既指地理上的扩张,也暗示思维要突破局限。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国际化’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差异在于主动性。国际化可能是被动跟随趋势,而“放眼世界”更强调主动探索未知——就像十年前有人放弃稳定工作去非洲做贸易,靠的不是数据报告,而是对机遇的嗅觉。这种决策背后,往往带着点冒险精神和对多样性的包容。
再举个反例。老家开餐馆的王叔,前年非要引进法式鹅肝,结果根本卖不动。后来才明白:“放眼世界不是照搬套路,得先看清自家客群的胃。”这说明眼界开阔的同时,脚还得扎在现实土壤里。就像手机厂商既要用全球供应链,又要根据印度市场做防尘设计,这种平衡才是真本事。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越是小城市的孩子,越喜欢在作文里写“我要放眼世界”。这背后或许藏着某种补偿心理——物理空间的限制,反而催生出更强烈的探索欲。我有个表弟在县城读书,靠着网课跟着剑桥教授学AI,去年竟然拿到了硅谷创业比赛的入围资格。这种时代赋予的可能性,二十年前根本不敢想。
最后说个观察:地铁里刷短视频的年轻人,三分钟能看遍巴黎时装周和亚马逊雨林。这种碎片化的“放眼世界”,虽然少了深度,却让普通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触角。下次遇到难题时,或许可以试着跳出惯性思维,像切换手机地图比例尺那样,把自己从街景模式拉到地球视图——格局变了,解法自然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