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 huā shì jiè
成语解释: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泛指人世间。含贬义。
成语出处:宋 文及翁《贺新郎 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指花天酒地的场所
繁体字形:蘤蘤丗界
英文翻译:the dazzling human world with its myriad temptations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界:1.界限:地界。边界。省界。国界。山西和陕西以黄河为界。2.一定的范围:眼界。管界。3.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文艺界。科学界。妇女界。各界人士。4.生物分类系统中的最高一级,如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界以下是门。5.地层系统分类单位的第二级,界以上为宇,如显生宇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界以下为系。跟界相应的地质年代分期叫做代。
“花花世界”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五彩斑斓的街市、热闹的人群,甚至是手机里刷不完的短视频。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用它形容城市的繁华,也有人用它讽刺生活的浮躁——同一个词,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李刚毕业时沉迷于“打卡网红店”,觉得这就是“花花世界”的魅力;三年后他却辞职去山里种菜,说“花花世界让人心累”。你看,同一个词在不同人眼里,既是诱惑又是负担。这就像火锅,有人闻到香味就走不动道,有人嫌吃完衣服沾味儿。
有人问:难道“花花世界”就是贬义词吗?其实不然。上海外滩的霓虹夜景、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积淀,也被称作“花花世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之相处——就像面对甜品柜,有人浅尝辄止,有人吃到血糖飙升。
个人觉得,这个词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双面性”。我常跟朋友说,手机里的短视频平台就是个微缩版“花花世界”:用得好是知识宝库,刷过头就是时间黑洞。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菜市场大爷用直播卖萝卜,把最土气的场景玩出了新花样——这不正是“花花世界”的积极面吗?
要理解这个词,不妨观察孩童玩耍的状态。他们能在沙堆里找到城堡,也能把玩具车开成宇宙飞船。成年人眼中的“花花世界”,何尝不需要这种转化能力?与其纠结这个词是褒是贬,不如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能不能像孩子玩积木那样,主动搭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