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g
  • dàng
  • xíng
  • h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àng dàng xíng hái

成语解释: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放纵自己

繁体字形:放蕩形骸

英文翻译:neglect of social rules

放荡形骸的意思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荡:1.摇动;摆动:动荡。飘荡。荡桨。荡秋千。2.无事走来走去;闲逛:游荡。闲荡。3.洗:冲荡。涤荡。4.全部搞光;清除:扫荡。倾家荡产。5.广阔;平坦:浩荡。坦荡。6.姓。7.放纵,行为不检点:放荡。浪荡。淫荡。8.浅水湖:黄天荡。芦花荡。9.同“”。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骸:1.骸骨:四肢百骸。2.借指身体:形骸。病骸。遗骸。

成语评论

哎,你听说过“放荡形骸”这个词儿吗?说白了就是形容人活得特别洒脱,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比如古代那些爱喝酒写诗的文人,李白就是个典型——喝高了直接在长安街上跳舞,连皇帝召见都敢迟到,你说他是不是把“放荡形骸”演活了?

等等,这词儿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好问题!其实得看场合。就像现在有些年轻人辞职去西藏骑行,亲戚可能觉得他们“放荡形骸”,但朋友反而佩服这股子勇气。关键看说话人站啥角度,你懂的。

举个现代例子哈。咱办公室的小王,每天午休抱着吉他哼原创歌曲,茶水间都被他改成临时舞台了。领导皱眉说他“放荡形骸”,可同事们倒是觉得这活宝给死气沉沉的办公室注入了灵魂。所以说啊,有时候稍微出格点反而能打破僵局。

不过话说回来,老祖宗留下的成语都有两面性。就像有人把“放荡形骸”理解成彻底摆烂,这可就跑偏了。你看苏轼被贬黄州时照样研究东坡肉,这种苦中作乐的豁达才是真谛。要我说啊,这个词的精髓在于“形骸可放荡,精神得支棱”。

现在社会对个性越来越包容了,但得把握好度。就像上周我表弟染了头荧光绿去面试,hr当场说他“放荡形骸”——这明显场合不对嘛。所以说,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瞎折腾,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能放。

最后唠句实在的,用这成语千万别踩雷。夸人就说“活出真我”,损人就说“没个正形”,具体咋用全看说话的艺术。毕竟语言就像水,装什么容器就成什么形状,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放荡形骸的造句

  1. 造句 人们及各种族总是在禁欲主义和放荡形骸之间徘徊。
  2. 造句 伟大的艺术家们虽然曾经都是放荡形骸的,但放荡形骸未必导致伟大的艺术。
  3. 造句 采菱的慧心灵性使老爷相见恨晚,她的善解人意和放荡形骸又有区别。
  4. 造句 荡漾的神父哟,汝,放荡形骸,行尸走肉,枉为神父!
  5. 造句 以他那么放荡形骸的行为,恐怕没人会相信他还是个处男。
  6. 造句 丁一轻轻一叹,这种放荡形骸的滋味,果真是舒服不已。
  7. 造句 放荡形骸,不羁于世,岂料突遭大难,从此性情大变,堕入魔道……
  8. 造句 葛山单手支地,瞪着放荡形骸的红衣少女,喝道,还不快去杀了那个**?她还没死。
  9. 造句 看着聂小倩扭臀挺胸的妖娆舞蹈,放荡形骸的诱惑风情,秦枫心中顿时生起一簇邪火,直窜入脑海。
  10. 造句 凤轻尘附在九皇叔的耳边轻喃:“九皇叔,要是让世人知晓,不近女色、天人之姿的你,在我身下放荡形骸,艳色倾城,你说他们会怎么想?”。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