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d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晋 王隐《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放蕩不羈
英文翻译:lead a fast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荡:1.摇动;摆动:动荡。飘荡。荡桨。荡秋千。2.无事走来走去;闲逛:游荡。闲荡。3.洗:冲荡。涤荡。4.全部搞光;清除:扫荡。倾家荡产。5.广阔;平坦:浩荡。坦荡。6.姓。7.放纵,行为不检点:放荡。浪荡。淫荡。8.浅水湖:黄天荡。芦花荡。9.同“凼”。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羁:1.马笼头:无羁之马。2.拘束;束缚:羁押。放荡不羁。3.停留(在外地);寄居他乡:羁留。羁旅。
哎哟喂,说到“放荡不羁”这个成语,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想到那种披头散发、喝酒吟诗的狂人?比如李白酒后挥毫写下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那股子洒脱劲儿,活脱脱就是放荡不羁的代言人啊!不过等等,这词儿到底是夸人还是损人啊?咱得掰扯清楚。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跑去西藏徒步半年,家里人说他是“放荡不羁”,街坊邻居却夸他“活得通透”。这时候问题来了:同样的行为,为啥评价两极分化?说白了,放荡不羁的本质不是瞎折腾,而是敢打破常规追求真我,重点在“不羁”而不是“放荡”。你品,你细品。
话说回来,这成语放现在职场里还能用吗?比如有个程序员老兄,上班穿大裤衩人字拖,代码写得比谁都6,老板嘴上说他“放荡不羁”,实际心里乐开花。这说明啥?关键看有没有真本事托底!要是光有“放荡”没“不羁”的实力,那就真成混子啦。
不过依我看啊,现代社会的“放荡不羁”早进化了。以前可能是纵情山水,现在可能是拒绝996的职场反卷侠;以前是写诗作画,如今可能是搞自媒体拍vlog。形式变了,骨子里那股不服管、不随大流的劲儿没变。就像我认识个做汉服设计的姑娘,顶着家人反对硬是把爱好变成事业,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放荡不羁吗?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放荡不羁这词儿就像辣椒,用好了提味,用多了烧心。关键得看场合和分寸。比如开会时突然站起来唱rap,那叫职场事故;但在创意脑暴会上来段即兴表演,没准就成了神来之笔。所以说啊,真正的放荡不羁不是行为有多夸张,而是心里那团火能不能烧对地方。
下次再听到有人说谁谁谁放荡不羁,咱可得擦亮眼睛看看——这人到底是真潇洒,还是假疯癫?毕竟现在装X的人可比真性情的人多多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世道能坚持做自己的人,哪怕被人说两句“放荡不羁”,不也挺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