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ù jiù bù qì
成语解释: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指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繁体字形:故舊不棄
英文翻译:old friends are not to be neglected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故旧不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放到生活里其实特别实在。比如老张搬家时,媳妇儿想把用了十年的旧沙发扔了,他却坚持留着:“这沙发是当年结婚时买的,坐着舒服还能当备用床,扔了多可惜!”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故旧不弃”——不是东西值多少钱,而是承载着记忆和实用性。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断舍离,留着旧物不是拖累吗?其实关键在于平衡。老家隔壁的王阿姨,每年春节都会把二十年前的搪瓷茶缸拿出来泡茶,她说:“这茶缸摔不坏还保温,比玻璃杯实在多了。”旧物用出新价值,反而比盲目追求新品更环保聪明。
说到人际关系,老同学聚会就是个活例子。李姐的公司需要会计,她没去招聘网站,而是联系了二十年前的大学室友。结果发现对方刚退休正闲得慌,两人合作得特别默契。这让我想到,信任就像老酒,时间越久越香醇,关键时候比现搭的关系靠谱得多。
不过要提醒的是,“不弃”不等于“死守”。就像我表弟收藏的旧手机,堆满半个储藏室却从来不用,这就成了负担。真正的智慧在于区分哪些旧事物值得保留,哪些需要更新换代——就像智能手机取代了大哥大,但家人照片永远值得存在云端。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年轻人开始流行淘二手书。小王在旧书摊花5块钱买到的《三国演义》,扉页上有前主人写的读书笔记,他说这比新书有意思多了。这种新旧交融的体验,或许正是“故旧不弃”在数字时代的新表达。
说到底,这个成语教我们的不是守旧,而是懂得珍惜。就像老家院子里的桂花树,每年秋天香气依旧,但树下早已换了新款的户外桌椅。新旧交替中保持的这份温情,或许才是生活的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