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
  • shǒu
  • p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ǎn shǒu píng zú

成语解释:缩手止步。形容不敢妄为。

成语出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滇越铁路问题》:“列强自知理屈,亦渐为之敛手屏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斂手屏足

英文翻译:Hold hands and feet

敛手屏足的意思

敛:1.收起;收住:敛容。敛足。2.约束:敛迹。3.收集;征收:敛钱。横征暴敛。把工具敛起来。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屏:[bīng]〔屏营〕惶恐;惶惑不知所措。《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夙夜屏营,未知所立。”[píng]1.遮挡:屏风。2.字画的条幅:四扇屏。[bǐng]1.放弃;排除:屏弃。2.抑制(呼吸):屏息静听。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成语评论

敛手屏足”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生活化。比如公司开会时,领导突然点名让实习生发言,原本正在转笔的小张立刻敛手屏足,腰板挺直,连呼吸都放轻了——这就是典型的动作突然收敛、不敢随意乱动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谨小慎微’有什么区别?”其实差别在动作的“收”与心理的“慎”。“敛手屏足”更像是身体的本能反应,比如看到老奶奶过马路突然踉跄,路人会下意识停住脚步伸手去扶;而“谨小慎微”更偏向长期的行事风格,比如会计核对账目时反复检查三遍才盖章。

最近参加亲戚家孩子的满月宴时,我观察到个有意思的现象:平时活泼好动的表弟,抱着新生儿时突然变得敛手屏足,连说话都自动切换成轻声细语模式。这让我想到,人在面对珍贵或陌生的事物时,身体总会比大脑先做出保护性反应。

“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拘谨的状态吗?”我的看法是:关键在“度”。就像用手机拍博物馆展品,既需要凑近观察的专注(自然收敛多余动作),又要避免贴得太近触发警报。适度的自我约束能体现尊重,但若长期绷着这根弦,反而可能错失与人自然交流的机会。

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每次见客户都像被按了暂停键,笔记本边角要对齐桌面纹路,连咳嗽都要憋到中场休息。直到有次客户笑着递来咖啡:“别当我是老虎嘛”,这才意识到敛手屏足的姿势虽然专业,却也拉开了心理距离。现在我会提前五分钟到会议室,先把茶杯摆歪十五度——这个刻意的小破绽,往往能让双方更快进入轻松对话。

说到底,这个成语就像生活中的隐形标尺。它提醒我们在特定场合要懂得收束言行,但更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时候该按下暂停键,什么时候要让手脚自在舒展。毕竟真实的人际交往,需要的是弹簧般的柔韧,而非雕塑般的僵硬。

"敛手屏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