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ān
  • liǎn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é miān liǎn shǒu

成语解释:指改恶从善,不敢恣意妄为。

成语出处:唐·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耻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坏人

繁体字形:革靣斂手

英文翻译:Face changing and hand holding

革面敛手的意思

革:[gé]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2.(Gé)姓。3.改变:革新。变革。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jí](病)危急。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敛:1.收起;收住:敛容。敛足。2.约束:敛迹。3.收集;征收:敛钱。横征暴敛。把工具敛起来。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成语评论

革面敛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含义其实很贴近生活。到底什么是“革面敛手”?举个例子:公司里有个同事以前总是迟到早退,开会也爱打断别人说话。后来他被调到一个需要带新人的岗位,突然就像换了个人——每天提前到岗,讨论时耐心倾听,甚至主动帮团队整理资料。这种从态度到行为的彻底转变,就是典型的“革面敛手”。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洗心革面”有什么区别?“洗心革面”更强调内心的彻底改变,而“革面敛手”侧重外在行为的收敛。比如有个学生以前总在课堂上玩手机,后来被老师安排当纪律委员,他不仅自己不玩了,还会提醒同学遵守纪律。这种主动约束自己、调整做事方式的变化,就比单纯认错道歉更有行动力。

现代职场中,这种转变特别有价值。我见过一个设计师,以前总坚持自己的创意,经常和产品经理争执。后来他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开始主动询问需求背景,做方案时准备两套不同风格备选。这种既保持专业又懂得配合的转变,让他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新天地。这说明“革面敛手”不是放弃个性,而是找到更智慧的处事方式。

有人担心改变行为会失去自我,其实恰恰相反。就像河流遇到岩石会改变流向,但水的本质没变。有个开餐馆的朋友,疫情前总爱搞网红装修,后来发现顾客更在意菜品卫生。现在他把营销预算转到食材采购,虽然门面简朴了,但回头客反而翻倍。这种根据环境调整策略的转变,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真正有效的改变往往始于小事。小区里有个总爱占车位的邻居,有次物业在业主群表扬他帮忙指挥停车,后来他不仅规范停车,还成了义务疏导员。这说明当人们感受到改变带来的正向反馈时,会更愿意持续改进。这种从被动约束到主动担当的过程,正是成语蕴含的积极力量。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革面敛手”的智慧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与其固执己见碰得头破血流,不如用更灵活的方式实现目标。就像智能手机从实体按键到全面屏的演变,表面是操作方式改变,内核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创新精神。这种与时俱进的调整能力,或许才是面对挑战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