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o
  • zhī
  • s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o zhī xī suǐ

成语解释:脂:油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4回:“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余。”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繁体字形:敲脂吸髓

英文翻译:Liposuction

敲脂吸髓的意思

敲: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敲门。敲锣打鼓。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脂:1.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里面的油质:脂肪。油脂。松脂。2.胭脂:脂粉。

吸:1.生物体把液体、气体等引入体内(跟“呼”相对):呼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2.吸收:吸墨纸。吸尘器。3.吸引:吸铁石。4.姓。

髓:1.骨头里像脂肪的东西:骨髓。敲骨吸髓。2.像髓的东西:脑髓。石髓。3.事物的精华部分:精髓。神髓。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

成语评论

敲脂吸髓”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其实描述的是剥削压榨到极点的行为。比如在职场中,有些老板要求员工连续加班三个月,周末还要随时待命,这种把人当机器使唤的做法,不就是典型的敲脂吸髓吗?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呢?其实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酷刑的描述——敲碎骨头吸食骨髓,后来引申为对他人利益的极端榨取。

最近看到某网红奶茶店被曝用过期原料,老板却让员工统一口径说“原料新鲜”。这种牺牲消费者健康换利润的操作,本质上就是敲脂吸髓的商业版。有人疑惑:现代社会还存在这种赤裸裸的剥削吗?其实剥削形式在进化,比如某些APP用算法精准推送广告,不断刺激用户冲动消费,这种数据时代的隐性榨取同样值得警惕。

说到个人观点,我发现现代人更容易陷入自我压榨的怪圈。有个朋友为了攒首付,白天上班晚上开网约车,结果累到住院。这种自己对自己敲脂吸髓的现象,反映了社会竞争压力下的生存困境。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提醒我们要学会建立边界——就像手机需要充电,人更需要定期“断电”恢复元气。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环保领域。某地为了GDP疯狂开采矿产资源,导致水土流失、村庄搬迁,这种透支未来的发展模式,何尝不是对自然资源的敲脂吸髓?这时候核心问题浮现: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答案或许藏在技术创新里,比如新能源开发既能创造经济价值,又避免涸泽而渔。

最后想到个温暖的反例。老家有家豆腐坊,四代人坚持手工制作,虽然利润微薄却养活整个村子。这种细水长流的经营智慧,恰好与敲脂吸髓形成鲜明对比。它告诉我们:真正可持续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榨取,而是培育。

"敲脂吸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