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o gǔ xī suǐ
成语解释:敲碎骨头吸取骨髓。禅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比喻极残酷的剥削。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敲骨吸髓
英文翻译:suck the lifeblood of
敲: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敲门。敲锣打鼓。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吸:1.生物体把液体、气体等引入体内(跟“呼”相对):呼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2.吸收:吸墨纸。吸尘器。3.吸引:吸铁石。4.姓。
髓:1.骨头里像脂肪的东西:骨髓。敲骨吸髓。2.像髓的东西:脑髓。石髓。3.事物的精华部分:精髓。神髓。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
“敲骨吸髓”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在说什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王开了家小超市,为了多赚钱,他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4小时,周末加班还不给补贴,甚至克扣病假工资。邻居看不下去说:“你这是敲骨吸髓啊,员工的血汗都要被你榨干了。”
这时候你可能想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比如某直播平台强迫主播每天播满18小时,生病也不能停播,粉丝痛心评论:“平台在敲骨吸髓,主播的健康都不顾了。”你看,凡是过度压榨人或物的行为,都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有人会疑惑:用这个成语会不会太夸张?其实关键看程度。比如父母让孩子每天学习到凌晨,这种偶尔的严格不算敲骨吸髓。但如果是全年无休、生病也不让休息的艺考培训班,家长哭着说“机构在敲骨吸髓”,这个用法就非常贴切。
我发现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用法。比如某些旅游景点对古建筑过度开发,专家批评:“敲骨吸髓式的开发,迟早会毁了文化遗产。”这种既保留原意又拓展到环保领域的用法,让成语焕发了新生命。
不过要小心误用。上次听人说健身房私教催续卡是敲骨吸髓,这就有点过了。真正符合的情况,更像是某些网贷平台:借1000元,一周后要还2000,还不上就利滚利——这才叫真正的敲骨吸髓。
语言就像活水,总在流动变化。下次当你看到过度消耗人或资源的现象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凡事要留有余地,竭泽而渔终会自食其果。毕竟,连蜜蜂都知道采蜜时不毁花,人类是不是也该学学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