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án
  • g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 rán yī gài

成语解释:持平一致。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斠然一概

英文翻译:All in one

斠然一概的意思

斠:1.古代量谷物时平斗斛(hú)的用具。2.校正:斠订。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概:1.大略:概况。大概。2.一律:不能一概而论。3.情况;景象:胜概(美好景象)。4.气度神态:气概。5.旧时量谷物时用来平斗斛的刮板。

成语评论

提到"斠然一概"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会愣一下:这词儿怎么读?啥意思?其实它的发音是"jiào rán yī gài",原指用标准量器来统一测量,后来比喻用同一标准看待事物。不过说实话,生活中这个成语用得不多,咱们不妨通过具体场景来理解。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区里新开了两家奶茶店,张阿姨逢人就说"新开的奶茶都齁甜,喝多了准得糖尿病"。这就是典型的"斠然一概"——把两家不同配方的奶茶店混为一谈。有趣的是,后来大家发现其中一家主打无糖养生茶,反而帮很多糖尿病人找到了解馋选择。

为什么会有人习惯这样下结论呢?心理学有个"认知吝啬鬼"理论,说人脑喜欢走捷径。就像看到两三个外卖小哥闯红灯,就说"现在骑手都不守交规",这既忽略了遵守规则的大多数,也漠视了平台派单系统的时间压力。这种思维节省脑力,却容易造成误判。

我观察到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更明显了。短视频平台上,某个群体的行为被无限放大,评论区常见"现在年轻人都不吃苦"之类的论断。可去年郑州暴雨时,冒雨指挥交通的00后志愿者,跳进激流救人的大学生,不都是年轻人吗?用固定标尺丈量动态世界,就像用裁缝的软尺量体温——工具都用错了。

要避免这种思维陷阱,有个简单方法:遇到群体性判断时,给自己三秒缓冲时间。就像网购看到差评,别急着否定商品,先看看差评率占比多少,差评内容是否客观。这个方法帮我避开了很多冲动决策,特别是面对热点新闻时,保持清醒特别重要。

说到底,世界本就是参差多态的。与其执着于统一标准,不如学会欣赏多样性。就像花园里既有向阳的向日葵,也有喜阴的蕨类植物,用同样的光照水分要求它们,反倒会毁了整个生态。理解和接纳差异,或许才是应对复杂世界的更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