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jiǔ suì cháng
成语解释:见“日久天长”。
成语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虽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只是认做兄妹往来,谁禁得我?这便可以日久岁长的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年代久远
繁体字形:日久歲長
英文翻译:long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久:1.时间长(跟“暂”相对):久别。久经锻炼。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2.时间的长短:你来了有多久?。历时三个月之久。3.姓。
岁:1.年:岁月。岁首。岁末。岁暮。辞旧岁,迎新年。2.表示年龄的单位:孩子满了三岁了。这匹马是六岁口。3.指时间:岁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4.年成:歉岁。丰岁。5.姓。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日久岁长”常用来形容时间积累带来的深远影响。比如:“夫妻俩日子过得平淡,但日久岁长,早年的磕碰反而成了回忆里的糖。”岁月像一把刻刀,不知不觉中把粗糙的石头磨成温润的玉石。
问:成语和“水滴石穿”有什么区别?“水滴石穿”强调微小力量持续作用的物理结果,而“日久岁长”更侧重时间维度对人的情感或状态的改变。例如老木匠教徒弟:“急什么?手艺要日久岁长才出彩”,这里既包含技术沉淀,也暗含心性磨炼。
有个真实案例:敦煌壁画修复团队三十年如一日临摹线条。有位老师傅说:“颜料会褪色,但日久岁长练出的手感能传下去。”这种跨越时间的传承,恰是机械臂无法替代的温度。
个人观察:现代人常被“即时反馈”绑架,却忽视了“日久岁长”的复利效应。我采访过一位社区园丁,他花七年把垃圾角改造成月季园。当被问及为何坚持时,他笑道:“每天多松一寸土,年月自会送惊喜。”
最后看个反差例子:短视频创作者小李起初追求爆款,后来转型做方言保护。当他整理完奶奶那代人的童谣时感叹:“流量三天就过期,但日久岁长存下的文化基因,百年后还有人听得懂。”这种认知转变,恰是时间赋予的智慧。
晨起推开窗,看见去年栽的紫藤已爬上屋檐。藤蔓不会因为今天多长一厘米就庆祝,但它知道:向着光的方向,日久岁长终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