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gān 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yǐ sān gān

成语解释:同“日上三竿”。

成语出处: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

繁体字形:日已三竿

英文翻译: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

日已三竿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已:1.停止:争论不已。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5.古又同“”。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竿:竿子:钓竿。立竿见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成语评论

日已三竿”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先看一个场景:周末的早晨,朋友约你九点爬山,结果你醒来发现阳光刺眼,手机显示十点半。这时候发条消息:“抱歉啊,日已三竿我才睁眼,这就出门!”是不是比直说“睡过头”多了几分诙谐?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形容赖床吗?”其实不然。比如描述工作效率时可以说:“原本计划两小时完成报表,结果日已三竿还没理清数据。”这里的“日已三竿”既点明了时间流逝,又暗含了超出预期的拖延感。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来化解尴尬。上周团队开会迟到,我进门就说:“真是日已三竿赶早集,让各位久等了。”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轻松起来。这种带点自嘲的表达,往往比单纯道歉更容易获得谅解。

值得思考的是,古人用太阳高度衡量时间,现代人却总被手机时钟绑架。当我们在微信里打出“日已三竿”时,其实是在用诗意的语言对抗机械的时间刻度。下次遇到迟到或拖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既保留传统文化韵味,又能让交流变得更有温度。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古人看到现代人熬夜到凌晨三点,会用什么样的成语来形容?或许这正是语言发展的有趣之处——每个时代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表达方式。

日已三竿的造句

  1. 造句 此刻日已三竿,阳光普照,温暖人间,然而八卦天台之上,却隐隐弥漫着一股凛冽的寒气。
  2. 造句 因为是夏日的早晨,日已三竿,仝莉莉只穿了一身贴身的阿迪达斯运动服,在晨光的映射下,曲线分明,宛如一副美丽的画卷。
  3. 造句 他看到日已三竿,知道时间不早,道,“起来吧,今天好好准备一下,明日就是通天塔开启的时间了。
  4. 造句 醒来时日已三竿,身上的衣裳都换过了,好端端的盖着锦被子。
  5. 造句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
  6. 造句 日已三竿,闹市行人渐渐稀少,一些小贩也拾掇收摊了。
  7. 造句 这些入选的应征者陆陆续续都来了,眼看日已三竿,临近午时,县丞从县衙里走了出来,开始点名。

"日已三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