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rì sān gān
成语解释: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时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成语出处:《南齐书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状语;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繁体字形:紅日三竿
英文翻译:Red sun three poles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竿:竿子:钓竿。立竿见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红日三竿”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幅画:清晨的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阳光斜斜地照在竹竿上,影子拉得长长的。可它到底在说什么呢?其实它原本形容天已大亮,后来多用来戏谑别人起床太晚。比如你看到邻居家大学生放假在家天天睡懒觉,就可以笑着说:“小王啊,最近红日三竿才见你下楼取外卖?”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批评赖床吗?”其实不然。古人用这个词更多是客观描述时辰,像《南齐书》里就有“红日三竿,幕府官员皆未至”的记载,说的是官员们集体迟到的工作状态。现代人用它反而多了些宽容的幽默感——毕竟谁没有过周末睡到日上三竿的快乐时光呢?
试着造几个生活化的句子:1. 露营时听着溪水声入睡,第二天红日三竿才被鸟鸣叫醒,帐篷里还飘着咖啡香。2. 小说里写江湖侠客“红日三竿犹抱枕”,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快意人生的洒脱。3. 朋友视频通话时背景里透进满室阳光,我打趣道:“你这红日三竿的作息,快赶上北美时区了!”
我总觉得这个成语有种奇妙的时间弹性。同样是太阳升高,农耕时代可能意味着误了农时,但在现代都市,能安心睡到自然醒反而成了奢侈。有次听出租车司机师傅说:“我们这行哪有什么红日三竿,天没亮就得接单。”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同一个成语在不同人生活里,折射出的竟是完全不同的光阴故事。
下次看到有人晒早午餐照片配文“红日三竿的brunch时间”,别急着说人家懒。或许这正是当代年轻人对抗快节奏的一种方式:在阳光最好的时刻醒来,把每个周末都过成小型假期。成语就像老房子里的木窗棂,安在新建筑上反而别有风味,关键看我们怎么用好这份语言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