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yuǎn rì shū,rì qīn rì jìn
成语解释:疏:疏远;近:亲近。不经常在一起就日益疏远,经常在一起就日益亲近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交往等
繁体字形:日遠日疎,日親日近
英文翻译:The sun is far and the sun is sparse, and the sun is close to its parents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近:1.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跟“远”相对):近郊。近日。近百年史。靠近。附近。歌声由远而近。现在离国庆节很近了。2.接近:平易近人。年近三十。两人年龄相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亲密;关系密切:亲近。近亲。两家的关系很近。4.姓。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绕口,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字面意思是“离得远就越来越疏远,走得近就越来越亲密”。说白了,人和人的关系就像植物一样,浇不浇水、晒不晒太阳,结果完全不同。下面咱们用几个例子掰开揉碎聊一聊。
比如同事小张和老李:小张刚入职时天天跟着老李学业务,中午一起吃盒饭,周末还约着钓鱼。后来小张调去外地分公司,半年才回总部开一次会,有次在电梯里碰见老李,两人愣是尬聊了三层楼才想起按楼层按钮。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日远日疏”。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物理距离会影响心理距离?其实就像手机信号,离基站越远信号越弱。人脑处理关系也需要持续“充电”,见面时的一个眼神、随口说的八卦,甚至抱怨天气的废话,都在给关系续费。反过来说,天天见面的小区保安,可能比远房表舅更让你觉得亲切。
再说个反例:王阿姨跳广场舞认识个新姐妹,本来只是点头之交。有次对方主动教她用手机挂号看病,后来发现两人孙子在同一幼儿园,现在每天雷打不动一起接送孩子。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硬是处成了老闺蜜,这就是“日亲日近”的现实版。
那怎么用这个道理改善人际关系?关键在主动创造“高质量接触”。我有个朋友坚持每周给异地父母打视频电话,不是光问“吃了没”,而是具体聊“今天楼下超市菠菜特价”“您上次说膝盖疼好点没”。这种细节对话比客套话管用十倍,五年下来,他爸妈和邻居炫耀儿子的次数明显超标。
现代人总抱怨人际关系复杂,我倒觉得这个成语给了个朴素解法:别指望躺着能维系感情,但也别害怕主动迈步。就像玩抛接球游戏,总得有人先扔出那个球,接住了再扔回来,一来二去才能玩得起来。下次觉得和谁疏远了,不妨先发个消息:“上次你说那家火锅店,周末去尝尝?”
最后说个冷知识:神经科学家发现,面对面的交流能激活大脑镜像神经元,这是微信表情包永远替代不了的。所以啊,该约饭时就约饭,该串门时就串门,毕竟人跟人的温度,还得靠实实在在的接触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