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n bá wèi nüè
成语解释:旱魃: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旱魁为虐,如惔如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发生旱灾
繁体字形:旱魃為虐
英文翻译:Suffering from drought
旱:1.跟水无关的:旱烟。旱伞。旱冰。2.非水田的;陆地上的:旱地。旱稻。旱獭。旱船。3.指陆地交通:旱路。起旱。
魃:旱魃,传说中指造成旱灾的鬼怪。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虐:1.残暴狠毒:暴虐。酷虐。虐待。虐政。2.灾害:乱虐并生。
“旱魃为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来自古代神话。“旱魃”是传说中引发干旱的妖怪,“为虐”就是作恶的意思。比如村里连续三个月没下雨,庄稼枯黄,老人叹着气说:“今年真是旱魃为虐,连井水都见底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和普通说‘大旱’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它带着一种神话色彩。比如新闻报道某地遭遇极端干旱时,标题写《旱魃为虐!西南地区水库蓄水量创新低》,立刻让人联想到自然力量的不可抗力,比单纯说“严重干旱”更有画面感。
其实这个成语在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比如朋友抱怨:“公司空调坏了三天,办公室热得像蒸笼,简直是旱魃为虐!”这种夸张的调侃反而让对话变得生动。现代人虽然不再迷信旱魃的存在,但用这个词形容极端环境,反而有种古今对话的趣味。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古代人面对旱灾会祭祀求雨,现代人则研发人工降雨技术。去年参加农业科技展时,看到工程师们展示的智能灌溉系统,突然觉得“旱魃为虐”这个词正在被改写——人类虽然不能消灭自然挑战,但可以用智慧减轻它的破坏力。
下次遇到特别干燥的天气,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比如北方朋友在微信群发张皲裂的土地照片,配上文字:“旱魃又来串门了,我家多肉都成‘干尸’了。”既准确表达了现状,又让日常交流多了点文化味,说不定还能引发一场关于节水的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