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s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rì hé sàng

成语解释: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语出《书 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時日曷喪

英文翻译:Time goes by

时日曷丧的意思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曷:文言疑问代词。谁;什么:藐藐孤女,曷依曷恃?。曷为不去?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时日曷丧"这个成语吗?它出自《尚书·汤誓》,字面意思是"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原本是商朝百姓抱怨暴君商纣的呐喊。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

让我们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明连续加班三个月后,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件,突然冒出一句:"这工作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种瞬间的情绪爆发,其实就暗合了"时日曷丧"的语境——在承受巨大压力时,人们总会下意识地质问困境的尽头。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普通抱怨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它的文学张力。就像现代人用"暗无天日"形容困境,古人用太阳作比喻更显意象鲜明。商纣王自比太阳,百姓的诘问既是对暴政的反抗,也暗含着对新生的渴望。

再看当代职场:当项目陷入死循环,有经验的同事会说:"咱们不能学时日曷丧,得找突破口。"这样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批判精神,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我常想,古人用太阳比喻困境真是巧妙——再漫长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

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何在?它提醒我们:面对困境时,与其困在"何时结束"的焦虑中,不如思考"如何改变"。就像农民不会咒骂雨季漫长,而是懂得疏通沟渠。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个成语当作情绪的温度计,当它浮现在脑海时,就是需要调整应对策略的信号。

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黑色幽默。比如堵车两小时后说"这车队怕是要排到太阳下山",既传承了古语的精髓,又化解了当下的焦躁。这种语言的生命力,恰恰证明传统文化始终在与时俱进。

下次当你面对看似无止境的麻烦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仅是宣泄情绪的出口,更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锦囊——在质问困境的同时,永远别忘了寻找破局的可能。毕竟,古人用这个成语最终迎来了周朝的新生,今天的我们也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时日曷丧的造句

  1. 造句 否则,老百姓就可能像诗经说的那样时日曷丧,吾及汝谐亡,巴不得你早点崩溃。
  2. 造句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雷蒙突然想起这句话,也许,那些开城的饥民便是这种心情吧。
  3. 造句 反正“破罐子破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4. 造句 古语“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只是愤言耳。
  5. 造句 “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中国夏代的百姓就曾经因此而发下咒愿。
  6. 造句 于是产生了“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的极端情绪。
  7. 造句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陈胜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
  8. 造句 中国人最熟悉的大概是“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
  9. 造句 古语云;“时日曷丧,余及汝偕亡”,我们要拚弃我们的一切,至少是要达到与日本军部同归于尽的一步。

"时日曷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