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yán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yán shí rì

成语解释:见“迁延岁月”。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1回:“若不然,徒然虚废钱粮,迁延时日,究竟无益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拖延时间

繁体字形:遷延時日

英文翻译:cause a long delay

迁延时日的意思

迁:1.迁移:迁居。迁葬。拆迁。他家迁到外地去了。2.转变:变迁。事过境迁。3.调动官职:左迁。

延:1.延长:蔓延。绵延。延年益寿。苟延残喘。2.(时间)向后推迟:迟延。延期。开学日期延至10月份。3.聘请;邀请:延聘。延师。延医。延至其家。4.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成语评论

迁延时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拖拖拉拉耽误事儿”。比如同事老张接到项目任务后,总说“明天再开始”,结果最后手忙脚乱赶工;又像小王计划暑假学吉他,却天天刷短视频,直到开学连和弦都没记住——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是迁延时日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拖延症和迁延时日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是个人习惯,后者更强调“人为延长本应及时处理的事情”。比如疫情期间某单位明知物资紧缺,却反复开会“研究讨论”,导致救援车辆迟迟无法出发,这就不仅是个人效率问题,更是集体决策的迁延。

我发现职场中迁延现象特别有意思。上月部门要采购新设备,采购员明明收到三家报价,偏要等第四家“对比看看”。结果等来等去,不仅没拿到更低价格,还因为汇率波动多花了预算。这种“假谨慎真拖延”的操作,往往源于怕担责的心理。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迁延时日?有个简单方法:当你给事情找的“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时就要警惕。比如朋友约你健身,你说“今天太累、明天有雨、后天要加班”——这时候就该反问:到底是客观限制,还是自己内心在逃避?

对抗迁延有个小妙招:把大目标切成“五分钟任务”。想写报告?先打开文档敲个标题;要整理房间?从收拾床头柜开始。这种“启动门槛法”特别管用,就像汽车点火后自然容易跑起来。上周我就是用这招,终于修好了拖延半年的阳台纱窗。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观点:有时候适度的迁延反而能带来新思路。就像作家卡夫卡会把稿子压箱底几个月再修改,但这种“战略性拖延”和消极逃避完全不同,关键看当事人是否保持清醒的时间管理和目标意识。毕竟,真正的效率不是赶着完成,而是聪明地分配精力。

迁延时日的造句

  1. 造句 因此,臣认为,和谈可以开,但是必须迁延时日,等到国内政局稳定以后再做签约换文。
  2. 造句 将军,我认为事情这么办只会迁延时日,日后一旦他发现有异,计划就难以施行。
  3. 造句 窦武犹豫不决,迁延时日,致使计策泄露。
  4. 造句 李义重新整顿三军,并令各将重归原职,因考虑大军随从粮草一起前行,恐会迁延时日,李义遂决定带五千兵马先行,留下藏霸、杜畿二人统率余下兵马和粮草从后而行。
  5. 造句 她见贾午为此生病,早就有心撮合,只是一怕贾午胆怯,二怕贾充得知后怪罪,因此才迁延时日。
  6. 造句 二人一路昼行夜宿赶往终南山,尹志平见小朋不骑马,自己也便牵着马伴行,只是路途遥远颇为迁延时日。
  7. 造句 日本当时希望尽速就该条款有一结果,速谈速了,怕夜长梦多,国际干扰;中国方面则希望迁延时日,在会外寻求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