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yí shì yì
成语解释: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
成语出处:清 杭世骏《质疑 诸史》:“时移势易,踵事增华,亦不得独罪商君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时代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繁体字形:時移勢易
英文翻译:circumstances chang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移:1.移动:转移。迁移。把菊花移到花盆里去。2.改变;变动:移风易俗。贫贱不能移。3.姓。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时移势易”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和形势会发生改变。比如小时候村里只有一条泥巴路,下雨天走路会踩得满脚泥;现在回去一看,柏油马路修得笔直,连路灯都装上了太阳能板。这不就是“时移势易”最生动的写照吗?
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这种变化?十年前大家还用现金买菜,现在连卖烤红薯的大爷都挂着二维码。去年邻居张叔守着杂货店发愁生意差,今年他把店面改成快递驿站,每天收件的人排着队。这说明当环境改变时,主动调整比原地抱怨更能抓住机会。
历史上有没有典型例子?宋朝的泉州港曾经是东方第一大港,后来因为海运路线改变逐渐没落。但当地人转而发展茶叶和瓷器贸易,反而开辟了新的商机。这让我想到老家镇上的竹编作坊,原本做农具卖不动了,现在转型做手工家居装饰,通过直播带货卖到了北上广。
有个有趣的现象:我爷爷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和“时移势易”有异曲同工之妙。上个月参加同学会,发现当年成绩平平的小王开了家剧本杀店,而曾经的学霸却在考虑转行。环境变化就像河流改道,重要的是学会在流动中找到自己的航向。
有人担心变化会带来风险,但你看春天的柳树就知道了——枝条看起来柔弱,大风来时反而比硬挺的树干更不容易折断。去年疫情最严重时,小区门口的早餐铺开始卖半成品食材,现在他们的冷冻包子在社区团购群里卖得特别火。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或许才是应对“时移势易”最好的策略。
站在阳台看楼下的梧桐树,二十年前栽下时还是拇指粗的树苗,如今已经亭亭如盖。树影婆娑间忽然明白,与其害怕改变,不如像树木顺应四季那样,在时光流转里找到自己的生长节奏。毕竟明天的太阳总会从新的角度照进窗户,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调整窗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