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yí shì biàn
成语解释: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唐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時移丗變
英文翻译:time passed by and life changed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移:1.移动:转移。迁移。把菊花移到花盆里去。2.改变;变动:移风易俗。贫贱不能移。3.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时移世变”这个词儿到底用在哪里合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十年前人们还在用现金购物,如今扫码支付成了主流。这种社会习惯的转变,不正是“时移世变”最鲜活的注解吗?当街边报刊亭逐渐被电子阅读取代时,老张望着空荡荡的玻璃柜台感慨:“这世道变得真快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科技发展吗?其实不然。去年回乡探亲时,发现村里新建的养老食堂替代了传统的家庭聚餐,老人们围坐着智能点餐屏幕说笑。这种社会关系的重构,同样是“时移世变”在基层社会的具象表达。当新事物悄然改变旧模式时,我们既要看见消逝的遗憾,也要发现新生的可能。
工作中如何体会这个词的分量?记得三年前团队还在用纸质签到表,现在人脸识别考勤机已经普及。有同事开玩笑说“机器比人事主管记性更好”,这种职场生态的变化,恰如春潮带雨般不可逆转。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抗拒改变,而是培养像竹子那样的韧性——根基扎得稳,枝叶随风摆。
文化领域的变化更值得玩味。去年参观博物馆时,亲眼见到VR技术重现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当千年古艺遇上现代科技,年轻观众眼里闪烁的光芒,不正是文明传承的新可能?有人担忧传统会被稀释,我倒觉得这是文化基因的迭代传播。就像毛笔字演化出艺术字体,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汉字的神韵。
最有趣的观察来自家庭场景。今年春节表弟用AI给外婆制作了电子相册,老人戴着老花镜反复观看自己年轻时的照片。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亲情表达方式,这种温暖的技术赋能,何尝不是“时移世变”的美好注脚?当改变来临时,保持开放心态往往会收获意外惊喜。
站在城市的天桥上俯瞰车流,忽然明白“时移世变”就像流动的河水。我们不必执着于留住每一朵浪花,而要学会在变化的河道里稳稳掌舵。下次遇到新鲜事物时,不妨先放下“从前更好”的滤镜,试着发现时代浪潮里那些值得拥抱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