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yùn bù jì
成语解释:时机和命运不佳。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运气不好
繁体字形:時運不濟
英文翻译:be down on one 's luck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运:1.循序移动:运行。运动。运转(zhuàn)。2.搬送: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3.使用: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4.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运气。命运。幸运。国运。5.南北距离:广运百里。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时运不济”这个词,大家可能听过,但到底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张三创业三年,产品过硬、团队靠谱,偏偏碰上经济寒冬,投资人纷纷捂紧钱包。这时候,张三叹口气说:“真是时运不济啊!”你看,这说的就是明明有能力却输给外部环境的情况。
有人问:“时运不济只能认命吗?”其实不然。隔壁李四的煎饼摊前年疫情被迫停业,他却转头研究线上直播,现在成了本地“网红早餐师傅”。这说明,面对不顺的“时运”,调整策略比唉声叹气更有用。
再来看历史故事。诸葛亮六出祁山,次次准备充分,偏偏总遇上山洪暴发、粮草被劫这些意外。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八个字,把“时运不济”的无奈写得透透的。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些挫折让诸葛亮的坚持显得更悲壮动人。
我总觉得,“时运”就像天气预告。明知道明天暴雨,与其抱怨“运气差”,不如提前备伞或者改穿雨靴。去年我们小区修路导致客流量暴跌,面包店王婶干脆推出“修路特惠套餐”,反而吸引了不少新顾客。你看,把“不济”的时运当成创新契机,坏事也能变好事。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英文里有个类似说法叫“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东西方文化在这一点上倒是默契——承认运气存在,但绝不放弃掌控自己能掌控的部分。下次遇到不顺,不妨学学冲浪者:浪头低的时候先练平衡,等大浪来了才能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