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àng
  • w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àng gǔ qí wén

成语解释: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的事情。

成语出处:周作人《代快邮》:“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以为国家将兴之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形容罕见的奇事

繁体字形:曠古奇聞

英文翻译:unprecedented story

旷古奇闻的意思

旷:1.空而宽阔:旷野。地旷人稀。2.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3.耽误;荒废:旷课。旷工。旷日废时。4.相互配合的两个零件(如轴和孔、键和键槽等)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车轴旷了。螺丝旷了。这双鞋我穿着太旷了。5.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成语评论

旷古奇闻”这个词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某地突然发现一座完全由水晶构成的山峰,连地质学家都直呼“从未见过”。这种景象不仅颠覆了人们对自然地貌的认知,甚至历史文献中也找不到类似记载,真可谓旷古奇闻。问题来了:为什么说它“旷古”?因为这件事跨越了时间的长河,连古人都没机会目睹。

再比如,考古队在某沙漠挖出一台保存完好的青铜机械装置,内部齿轮结构精密到像现代产物。有人问:“古代技术真能达到这种水平吗?”其实这正是成语的妙处——它不评判真假,而是强调事件的罕见程度。当现实与常识产生巨大冲突时,“旷古奇闻”就成了最贴切的形容。

现代生活中其实也藏着旷古奇闻。某小镇连续三年在同一天出现球形闪电,物理学家组团观测仍无法解释规律。这种自然现象虽然原理未明,但它确实创造了当代科学界的观测纪录。有趣的是,人们往往觉得古代才有奇闻,殊不知我们正生活在未来人眼中的“古代”。

有人质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还有真正的旷古奇闻吗?我的观点是,人类认知边界不断扩展,但宇宙奥秘永远比已知更多。去年某实验室偶然合成出常温超导材料,虽然后来被证伪,但那个瞬间引发的全球轰动,本身已构成科技史上的特殊案例。真正的奇闻往往诞生于认知盲区。

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语境偏差。比如某网红自称能水下闭气半小时,这看似离奇却属于人体潜能范畴,用“旷古奇闻”反而显得夸张。真正的奇闻应该具备改变认知框架的潜力,就像相对论刚提出时颠覆了牛顿体系那样。下次遇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新鲜事,不妨先查查历史记载,说不定你正站在某个认知突破的起点。

旷古奇闻的造句

  1. 造句 这真是旷古奇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的。
  2. 造句 这真是旷古奇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我也不会相信。
  3. 造句 殷咛以一种旷古奇闻的目光不敢相信地看看那‘猫’,再看看破:“你,确定?”。
  4. 造句 顿时间宫城尽毁,面目全非,而一切徒然却只发生在一息之间,那江寒心下更是震惊不已,想不到这二剑威力尽至如斯却是生平未见,旷古奇闻。
  5. 造句 此时,皇后曹氏还在世,宋仁宗却另外追册贵妃为后,于是就出现了一生一死两位皇后的旷古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