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àng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àng gǔ yī rén

成语解释:旷古:空前;从古到今。自古以来只此一人。形容绝无仅有。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北面而师之者,可谓旷古一人而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独特的人

繁体字形:曠古一人

英文翻译:A man of the past

旷古一人的意思

旷:1.空而宽阔:旷野。地旷人稀。2.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3.耽误;荒废:旷课。旷工。旷日废时。4.相互配合的两个零件(如轴和孔、键和键槽等)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车轴旷了。螺丝旷了。这双鞋我穿着太旷了。5.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旷古一人”?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形容某个空前绝后的人物。举个实际例子:如果有人说“达芬奇在艺术与科学上的跨界成就堪称旷古一人”,他们想强调的不仅是达芬奇的才华,更是他超越时代局限的独特性。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表达?语言中总有些概念难以用普通词汇精准描述。比如提到爱因斯坦,可以说“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洞察力旷古一人”——这里不仅赞美他的成就,更暗示他的思维模式跳出了同时代框架。这种表达让抽象的“特殊性”变得具体可感。

现代职场中能否找到“旷古一人”?试想某互联网公司里,有个程序员不仅写出高效代码,还原创了全新的数据加密算法。同事感叹:“这种技术嗅觉和实现能力,咱们部门真是旷古一人。”此时词语的运用既肯定个人价值,也折射出行业对突破性人才的渴求。

文学创作中如何体现?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可谓典型。小说中这样描写:“他三十岁前持玄铁剑横行天下,四十岁后草木竹石皆可为剑,这般武学境界实属旷古一人。”作者通过递进式的武功描写,将“旷古一人”具象化为可见的成长轨迹。

有趣的是,这个表述本身就在突破语言常规。“旷古”强调时间跨度,“一人”突出个体独特性,两者的碰撞产生化学效应。就像当代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曲面设计颠覆传统建筑语言,业界称其风格“在当代建筑史上旷古一人”,这里的评价已超越技术层面,指向思维范式的革新。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旷古一人”的标准是否在变化?二十世纪可能百年一遇的天才,在算法时代或许十年就出现一个。但真正配得上这个称谓的,依然是那些能重新定义可能性的开拓者。他们不按既定剧本演绎人生,而是亲手改写历史章节——这或许才是这个词最本质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