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zhū tóu àn
成语解释:见“明珠暗投”。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明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鱼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误入歧途
繁体字形:明珠投暗
英文翻译: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暗: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暗号。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颜色)浓重,不鲜明:暗紫。暗绿。
“明珠投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珍贵的事物被埋没在不起眼的地方。比如,一位朋友曾感慨:“公司里那个新来的实习生明明能力很强,结果被派去整理文件,简直是明珠投暗。”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职场中人才被忽视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明珠投暗”的情况?有时候,环境对人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比如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理论起初不被认可,像伽利略提出“地球绕太阳转”时,就被斥为异端。这些案例说明,价值未被发现并不代表事物本身没有价值,更多是认知的局限造成的。
我曾在社区活动中遇到过类似场景。有位退休老教师自愿教孩子们书法,却被居委会安排去扫地。后来偶然被发现才能,现在她带的书法班成了社区招牌。这件事让我思考:主动展现自己的闪光点,或许能减少明珠蒙尘的概率。
如何避免“明珠投暗”的遗憾?个人层面上,可以学习毛遂自荐的智慧。战国时期的毛遂如果不敢主动请缨,可能永远只是平原君门下的普通门客。组织层面上,建立更开放的发现机制很重要——就像互联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让许多草根创作者脱颖而出。
有个有趣的对比: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当下流行的“是金子总会发光”形成跨越千年的呼应。这提醒我们,既要相信自身价值,也要主动寻找发光的机会。毕竟再明亮的珍珠,长期放在黑匣子里也会被遗忘。
最近看到某科技公司推行“内部人才市场”制度,允许员工自主申请跨部门项目。这种打破部门壁垒的做法,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员工展现出惊人才能。这或许能为解决“明珠投暗”提供新思路——创造流动的土壤,让珍珠有机会滚到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