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i
  • nán
  • y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ái dà nán yòng

成语解释: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怀才不遇

繁体字形:材大難用

英文翻译:big and irregular timber has no use

材大难用的意思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成语评论

哎呦,你听过“材大难用”这词儿没?说白了就是好东西放在眼前,但用起来特别费劲,像买了一台高级咖啡机却只会按开机键,你说气不气人?举个栗子啊,公司新招了个编程大神,结果老板天天让他修打印机,这不是明摆着“杀鸡用牛刀”嘛?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会出现这种浪费资源的情况呢?嘿嘿,其实这事儿背后啊,往往和“需求错配”有关,就像你拿瑞士军刀去切西瓜——工具是好工具,但未必顺手啊。

再来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你花大价钱买了块顶级牛排,结果家里只有一口平底锅,火候控制不住直接煎成“碳烤鞋垫”。这时候咋办?要么升级厨具,要么调整做法,对吧?所以“材大难用”的核心问题,其实是“适配度”在搞事情。有人可能会杠:那直接换工具不就行了?但现实往往是——要么成本太高,要么惯性太强,就像老张家的祖传菜刀,明明切菜都卷刃了,还非说“用顺手了懒得换”。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科技产品搞“功能堆砌”,手机相机像素比单反还高,结果90%的人拍照还是只会按快门。你说这算不算另一种“材大难用”?要我说啊,这就像给小学生发微积分教材——东西是好东西,但用的人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功能嘛!这时候厂家就该琢磨琢磨,怎么让技术真正服务于需求,而不是单纯炫技。

不过话又说回来,“材大难用”有时候也能变废为宝。你看那些网红改造老物件的视频没?把废弃钢琴改成书架,用卡车轮胎做沙发,这不就是逆向思维的妙处吗?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别急着上火,试着换个视角想想:这玩意儿虽然现在用不上,但能不能开发新用途?就像我家那台十年前的单反,虽然拍照落伍了,但拿来当直播补光灯倒是刚刚好。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吧,我觉得现代社会特别容易陷入“材大难用”的怪圈。为啥呢?因为大家都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却忘了“合适才是王道”。就像你去爬山非要穿高跟鞋,去沙滩偏要穿西装,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吗?所以啊,下次遇到好东西用不好的时候,先别怪东西不好用,停下来想想:是不是打开方式不对?说不定换个思路,立马就柳暗花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