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ēi
  • s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ēi shuǐ lì sù

成语解释: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成语出处:宋 洪迈《夷坚丙志 张拱遇仙》:“虽逾旬涉月,杯水粒粟无所须。喜饮酒,好作诗,行年六十,而颜色如壮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极少量的饮食

繁体字形:桮水粒粟

英文翻译:a cup of water and a grain of millet-eatvery little

杯水粒粟的意思

杯:1.杯子:茶杯。杯盘狼藉。举杯痛饮。2.杯状的锦标:银杯。奖杯。捧杯。夺杯。3.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粒:1.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粒儿。米粒儿。盐粒儿。颗粒。微粒。2.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粒米。三粒子弹。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成语评论

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杯水粒粟”这个成语。您可能会想,这四个字拆开都认识,合起来到底啥意思?别急,咱这就掰开揉碎了说。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您家厨房就剩半杯水和一小把米,这时候要是来个客人,您得精打细算着用,这就是“杯水粒粟”最鲜活的写照。

哎您可别觉得这是老古董才用的词儿。您瞅瞅现在年轻人追剧,主角在末世求生时数着饼干渣过日子,弹幕里准保飘过“这不就是杯水粒粟嘛”。这成语用现代话说,就是“资源紧缺得跟限量版球鞋似的”,既传神又不失俏皮。

有人可能要问:“现在物质这么丰富,这成语还有啥现实意义?”问得好!您看最近流行的断舍离生活方式,不正是把“杯水粒粟”的智慧现代化了吗?我邻居张大姐就特逗,她总说:“过日子就得像玩俄罗斯方块,每块资源都得严丝合缝地安排好。”您品,这不就是成语新解嘛?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妙的是它自带的危机感和智慧感。就像打游戏时血槽见底还得通关,反而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意。前阵子我们公司预算砍半,大伙儿愣是用“杯水粒粟”的精神,整出个刷屏朋友圈的营销案例。您说这事儿玄不玄?

最后给您支个招:下次遇到资源紧张的情况,不妨念叨两遍“杯水粒粟”。这四个字就像随身锦囊,提醒咱们既要精打细算,又要保持“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乐观劲儿。您瞧,传统文化这不就跟现代生活无缝对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