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 xià fēng yùn
成语解释:同“林下风气”。
成语出处:明·徐渭《跋书卷尾一》:“谢道韫,虽是夫人,却有林下风韵,是谓秀中现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林下風韻
英文翻译:a well-behaved and dignified country girl
林:1.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林。竹林。2.林业:农、林、牧、副、渔。3.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民族之林。碑林。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韵:1.好听的声音:琴韵悠扬。松声竹韵。2.韵母:押韵。叠韵。韵文。3.情趣:风韵。韵味。韵致。4.姓。
“林下风韵”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描述的其实是一种特别迷人的气质。比如张老师退休后搬到乡下住,每天读书、种菜、逗猫,邻居都说她“有林下风韵”——不争不抢却自带存在感,就像山间竹林随风轻摆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气质只能在归隐山林的人身上看到吗?其实不然。公司新来的项目经理小王就是个例子。他开会时从不拍桌子瞪眼,遇到争执就笑眯眯地说“咱们再理理思路”,结果团队效率反而更高。这种用温和化解矛盾的方式,不就是现代职场里的“林下风韵”吗?
说到这儿,可能你会疑惑:在这么卷的社会里,淡定从容真的吃得开吗?我亲眼见过奶茶店老板娘应对投诉的场面。顾客因为等太久发火,她边做奶茶边慢悠悠说:“天热容易上火,给您多加冰吧。”三句话让顾客消了气,这可比对骂高明多了。
历史上最典型的要数陶渊明。他当县令时受不了官场应酬,干脆辞职回家“采菊东篱下”。当时有人笑他傻,可现在我们都记得这位“林下风韵”的代表人物。反观那些争权夺利的达官贵人,名字早被历史长河冲走了。
现代人总说“躺平”“佛系”,其实和林下风韵有本质区别。前者透着无奈,后者是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就像我朋友老周,明明能升总监却主动请调闲职,周末带着孩子观察公园里的蚂蚁搬家。他说:“看蚂蚁运粮食比看报表有意思多了。”这种发自内心的从容,才是林下风韵的精髓。
有研究说城市白领的焦虑症发病率逐年攀升,或许正因为大家把“拼命”当常态。我倒觉得,偶尔学学山间竹子的生存智慧也不错——风来了就随风摇曳,风停了照样站得笔直。这种柔中带刚的处世哲学,放在哪个时代都不过时。